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水有四德

时间:2022-09-02 来源:中国水利报

bdupload/image/202209/1662105696832815591.jpg

《尸子》资料图片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在翻天覆地中变革,思想在电光火石中激荡。其时给我们呈现的思想,除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和管子这些领军人物以外,还涌现了更多的智者对水的观察和认知,其中一位便是“究天人之际”的奇思妙想大家人物——尸子。

尸子,名尸佼,有学者认为其是“杂家”人物,这样就和管子同属于杂家学派,《汉书·艺文志》就将尸佼列为杂家。因为,他的思想融合了儒、墨、道、法各家,和孟轲、荀卿、商鞅、韩非等人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另外,他对农家许行也有影响,在思想史上是个重要环节。这样看,把他划分为杂家有道理。当然,也有学者把他分离为一个独立学派。

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90年至330年之间。关于他的出生地以及事迹,历史记载很模糊,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结论,学术界认为他是晋国人者居多。

西汉时期研究尸子学问的人很多,因为那时尸子的著作还没有失传。他们大致认为,尸佼是商鞅的门客,参与了秦国的商鞅变法。变法失败以后,尸佼逃到了偏远的蜀地,并在那里完成了《尸子》一书,最后殁于蜀地。

尸佼的著述二十篇,六万多字,但大部分遗失,只能从别人的著作里辑录部分。尸佼的学说体现在他的著作《尸子》一书中,但该书自五代十国时期就很少被人提及,到宋朝时彻底失传,只留下了两篇残页。清朝学者对这两篇进行加工,补充了一些儒家思想,才构成了今日的《尸子》一书。

如今,我们看到,《尸子》的主要内容是谈“忠爱”“无私”“用贤”“度量”。尸佼对“尚贤”谈得特别深入,谈到进贤、知贤、用贤,条分缕析,很是具体。但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其实他对水的认识,与老子对水的认识是一个层面的。

“上善若水”是老子的重要理论。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实际说的是做人的原则,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老子的处世哲学是消极无为的,但他关于“上善若水”的论述却有非常积极的成分。

在老子把“自然之水”上升为“哲学之水”这一点上,尸佼与老子有相通之处。他更加积极地观察水的形态和运动规律,总结出了“水有四德”的结论,即沐浴群生,通流万物,仁也;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柔而难犯,弱而难胜,勇也;导江疏河,恶盈流谦,知也。

按我们现在的理解,尸佼认为,水具有仁、义、勇、智四种美德。水的流动性能把任何物品输送到合适的地方,这就是仁德;水具有自净功能,可以把各种污秽的东西清理干净,并且保持自身的清洁,这就是义德;水看起来很柔弱,却能滴水石穿,战胜一切阻挡它的事物,义无反顾地向前,这就是勇德;水能聚少成多,由泉水溪流逐渐聚集成大江大河,无论缓急,一路入海,这就是智德。

水是尸佼文化思想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重要标记,是其对水文化哲学化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


作者:蒋超、曹政云 责任编辑:王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