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与文化 >  文化 >  正文

【二十四节气】清明:雨打清明前 春雨定频繁

时间:2022-03-31 来源:中国水利报

关于清明,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则曰明。天地之间温暖晴和,是时清明。”也有人说:“天气清澈明朗为‘清’,万物欣欣向荣为‘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问》中提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记物候,用形容词来定义节气的,清明是唯一的一个。

作为二十四节气第五个节气,清明一般是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来临,这天太阳刚好到达黄经15度。实际上,从“立春”的春意萌发,迎来雨水的滋润,到“惊蛰”的地气回升,蛰虫启户始出,进入“春分”的滚滚春雷,到达清明时节已经经历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到这时,春天的景色是柳绿桃红,百鸟啼鸣,生机无限。

bdupload/image/202204/1651138253538190095.jpg

春趣  任齐摄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便是扫墓。关于扫墓习俗,早在秦以前就已经形成,但日期不定。自唐朝开始,才约定清明节当天为祭祖扫墓的时间。据说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便是北宋时期的清明图景。据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清明节暮春三日,或细雨飘飘,“沾衣欲湿杏花雨”,人们祭祖扫墓与野外郊游同时进行。在祭祖仪式完成后,大家围坐分食,随后采新草、折新枝,尽情踏青,所以也叫“踏青节”。

在苏州地区,人们扫墓是要带上清香甜美的糯米青团。据说青团与治水功臣大禹有直接关系。相传苏州有位年轻后生,认为大禹生前勤劳节俭,可以用一种供品,既表达今人的怀念,又告知去年的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和今年的麦苗长势,好让大禹放心。青年人用尽心思,提出用糯米和麦子叶做成青团上供,可以让大禹知道去年五谷丰登,今年麦子也将有好的收成。众人欣然同意。可青团做好之后,又苦又涩,有人便主张加少许石灰搅拌,这次做好后,苦涩味去掉了,清香扑鼻。从此,每年清明,又逢麦苗返青,人们就做青团供奉在大禹墓前,以示不忘大禹精神。久而久之,这一习俗代代延续,直至今日,苏州人清明扫墓,一定要带上青团作为供品。

清明三候为:“初候桐始华”“二候牡丹华”“三候虹始见”。所谓“初候桐始华”,即桐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二候牡丹华”,这个时节也正是牡丹花盛开的日子,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三候虹始见”,清明节过后,雨量增加,空气潮湿时雨后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在明朗的阳光照耀下映出七色彩虹,给本已缤纷多彩的大地又增添了美丽风景。

清明时节最适合农作物生长发育,这时候正是小麦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因而需要非常多的雨水,民间有很多清明节和水密切相关的谚语。如“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清明无雨多吃面”“麦惊清明雨,稻惊白露风”等。

反映清明的诗歌有很多,其中尤以杜牧的《清明》最为著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有雨,但雨不大,正是春雨的特点:缠、绵、纷纷。此外,清朝介石的《春水舫残稿》中“桃花雨过菜花香,隔岸垂杨绿粉墙。斜日小楼栖燕子,清明风景好思量”,说的也是清明时节雨水降临时的场景。 


作者:陈超 责任编辑:王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