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滦下灌区农业节水佳绩再刷新
时间:2025-11-05 来源:河北省水利厅

滦河下游灌区作为华北最大的水稻生产灌区,位于唐山南部沿海。唐山依托2021年—2023年滦河下游灌区“十四五”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及2024年“增发万亿国债项目”滦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新增工程,锚定多元化发展、标准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现代化升级,持续巩固国家级节水型灌区建设成果,不断刷新节水佳绩。

坚持工程建设,提升节水“硬实力”。自2021年至今加速实施水网建设,完成清淤、衬砌干渠76.31千米,新建、维修改造建筑物11座,改善灌区灌溉条件,提高用水效率和灌溉效益。灌区输水干渠总长度110千米,滦下灌区输水干渠工程完好率达到 100%,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3,让水资源引蓄更高效、输送更顺畅。  

坚持数字赋能,塑造节水“源动力”。实现数字管理“一张图”,全天候监测。完成数字孪生场景搭建,建设了基于物联网硬件平台的具有立体感知、应用支撑、数字拟真、智慧视频、业务应用等功能的信息管理平台,110千米输水干渠安装视频监控81处,达到灌区用水计量精准化、用水监控自动化、水费收缴高效化。实现算法实践应用,调度精准。抢抓“增发万亿国债项目”时机,智慧化升级提高调水精准度。累计安装闸门测控一体化设备117套,雨情、墒情、农情、视频流量监测设备30个,从需水预测、用水计划、配水调度、用水统计分析等形成水资源全周期管理,提升供水、调水效率,推动数字孪生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坚持机制创新,增强节水“内驱力”。持续发挥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作用,加强稻田旱整地、二淋水、浅湿灌溉等节水技术推广,细化支渠以下计量体系,对基层用水组织进行节水奖励,充分调动用水户节约用水积极性,不断释放节水潜力,激发改革活力。

目前,滦下灌区累计改善灌溉面积60多万亩,年节水能力2000万立方米,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2000万公斤,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滦下灌区的经济发展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责任编辑:许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