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市新增5所节水型高校

时间:2024-01-23 来源:黑龙江省节约用水办公室

创建节水型高校是建设节水载体、树立节水标杆的重要内容。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水务局印发创建节水型高校的通知,会同高校属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按照国家《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对本年度自荐申报参加创建的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财经学院、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进行认真指导,积极推动创建工作。经会同属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申报材料进行市级评估、现场复核、省级审核备案,5所高校符合《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要求。

建章立制,加强宣传,共创节水校园

强化节水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5所高校设立由校领导牵头负责的节水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定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并配套出台一系列节水管理和考核制度,将节水目标纳入学年(期)工作目标考核和表彰奖励的范围,将节水型高校建设纳入高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使节水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辅相成。

丰富节水宣传教育与实践

各高校积极推动节水宣传,节水宣传教育形式丰富多样,校领导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各种校园节水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到节水行动中。

智慧节水,合同节水,探索节水新模式

实施用水精细化管理。节水监控平台普及程度正逐步提高,越来越多高校重视并投资建设监控平台。通过实时监控校园内水资源情况,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浪费现象。其中,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财经学院均建设相关节水监控平台及远程智能水表,对水情有更好的把控,实现用水全过程监控和精细化管理。

探索合同节水管理。合同节水和智慧节水模式逐渐在高校中得到应用和推广,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水与效益双赢。其中,黑龙江财经学院通过签订节水改造工程合同,对校内10栋公寓楼、食堂和图书馆进行节水改造并加装雨水收集器,预期节水量21万立方米/年,直接经济效益74.55万元。

常态管水,科学用水,打造节水新风尚

开展水平衡测试及节水改造。5所高校定期开展对设备设施的日常巡查,稳步实施卫生洁具、食堂用水设施、老旧供水管网、游泳池水循环处理等节水改造,应用先进节水技术,提高节水设备使用率,及时淘汰工艺落后的用水设备和器具,实现节水常态化。其中,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依托能耗监管平台二次开发动态水平衡建设,对校园内的水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监测和分析。

推动非常规水利用。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在人工湖进行了中水循环项目建设;黑龙江财经学院实现雨水收集利用,将雨水用于校园绿化灌溉。

下一步,哈尔滨市将继续强化水务、教育、公共机构节能等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持续推动节水型高校建设。同时,不断巩固深化节水型高校创建成效,深入挖掘亮点,强化总结推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示范推动全市节水工作再上新台阶。

请完善基本信息

去完善

密码过于简单

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