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华东交通大学合同节水管理项目

时间:2025-04-27 来源: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作为节水工作创新市场机制,既实现了专业化的节水目标,又促进了节水产业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水利部择优推出39个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合同节水管理的应用场景、盈利模式和实施成效。现将完整案例整理发布,以资借鉴。

项目名称

华东交通大学合同节水管理项目

项目业主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7.73万平方米,学校人数约3.6万人。

节水服务企业

常州常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工电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411724153766E。

案例内容

项目总体情况

项目实施前,学校管网老旧,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管网信息数据档案缺失,节水器具普及率低且损坏失修,各处“长流水”现象普遍,绿化景观长时间漫灌,原有的雨水中水处理站年久失修,未及时有效地开展水平衡测试,同时缺乏严格的节水制度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项目合同签订于2021年11月,因疫情封控影响,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2022年12月全面完工进入运维期,运营期8年。建设期内,常工电子建设智慧节水实时监管平台,搭建水平衡管理主架构,建设智慧渗漏监测子系统,改造与更换用水终端节水器具,建设中水回用及绿化自动浇灌系统,开展管网压力恒定调节技术改造,改造锈损严重的管网,配合DMA分区水平衡进行老旧阀门改造。

项目进入运营期后,常工电子负责开展校内地下水管网漏点巡查、探漏及漏点维修,对公共楼栋及学生宿舍楼用水终端器具进行巡查及维修,建立用水工作台账,精细化管理用水数据,完善用水管网信息,开展用水计量,利用“慧探漏”查漏补缺,实时在线监测用水情况,同时对中水系统和绿化喷灌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配合学校完成各项节水宣传工作。

bdupload/image/202504/1745811391674376209.jpg

项目改造前

bdupload/image/202504/1745811416113918192.png

项目改造后

节水改造具体内容

建设智慧节水实时监管平台。常工电子开发出节水成绩可视、智能节水管理工具可用的智慧节水管理系统平台;搭建完整的三级水平衡架构,共配置带水压传感监测的超声波远传水表186块,水计量器具配备率为100%,水计量率为100%;设置46个DMA分区,配套更换各类口径阀门133只;利用常工电子自研技术,安装“慧探漏”仪器120套,建设可定位到0.1米的智慧渗漏监测子系统。

bdupload/image/202504/1745811443112273393.jpg

智慧节水管理系统

改造与更换用水终端节水器具。常工电子在全校范围更换节水器具1.96万只,其中配备各类一级水效用水龙头1万余个,二级水效大小便延时阀、脚踏阀、低位水箱、感应龙头等0.96万个。同时,利用超声波水表内定制的水压监测系统,调整了部分高水压楼栋用水器具的出水流量。

bdupload/image/202504/1745811456431732509.png

改造与更换用水终端节水器具

建设中水回用及绿化自动浇灌系统。常工电子安装MBR膜中水处理罐体,修复中水储水池,利用中水建设绿化自动浇灌项目,重建内湖中水补水系统,安装绿化喷灌管道2000余米,设置微灌喷头及电磁阀120套,设置洒水车专用中水取水口,修复更新内湖远程补水管道3000米,截至2023年底已利用中水近3万立方米。

开展管网改造及优化。科学制定阶段性更新维护计划,已更换或改道管道600余米。改造安装管道压力恒定调节阀20只,水压恒定在0.25兆帕,有效改善水锤现象,减少对管道的冲击,未再发生爆管现象。

bdupload/image/202504/1745811486150210556.jpg

管网改造

节水效益

项目实施前,全校用水总量为242.87万立方米/年,标准人数人均用水量为75.92立方米/(人·年),供水管网漏损率约33%。项目实施后,用水总量为139.05万立方米/年,标准人数人均用水量为43.44立方米/(人·年),低于江西省47.45立方米/(人·年)的用水定额先进值,节水率达到43%,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到3%以下。学校年节水量约为103.82万立方米/年,按水价3.2元/立方米计算,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为332.2万元/年。

商业模式

本项目采用节水效益分享型+节水效果保证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合同期为8年,年节水率不得少于33%,分享期内节水效益的20%归学校所有,80%归常工电子所有。运营期内常工电子负责全校所有户外管网供水系统和室内用水器具的维修维护,并承担维修材料和人工费用,运营期间不得少于4名常驻校内运维人员。合同期满后所有投入的硬件设施归学校所有。

投资额及融资渠道

本项目由常工电子全额投资;建设期结束,学校审计处独立审计结果为纯硬件投资了670余万元,其他软件系统等不纳入审计投资额的建设照常投资;运营期常工电子预计将继续投资1800万元。

案例亮点

个性化节水方案更精确。华东交通大学由四校合并,水管网错综复杂,全面更新管道投资巨大。常工电子研究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个性化节水方案。

DMA分区管理更精细。科学设置区域计量节点,加装阀门调整常开常闭点。搭建三级水平衡架构,配备超声波远传计量水表,三级水计量器具配备率全部达到100%。在号称全省高校管网“最复杂”的环境中,潜心研究、反复试验,建设46个DMA分区,形成了“区中有区”清晰路径,给管网准确“把脉”,带来质的改变。

管道改造升级更稳定。学生宿舍楼栋进水管道及室内管道为各类不同材质,UPVC和PVC地埋普遍,各处进水水压起伏较大,高水压区域水锤现象明显,PVC管道无法承受水压起伏的反复冲击,爆管频繁。常工电子科学设置了压力恒定调节阀,有效保护了管道。

创新节水模式运营更高效。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学校和常工电子实现双方共赢。运营期内,常工电子负责运行维护,常驻4名校内运维人员,有效保障了师生的用水体验,守护了节水成果。


请完善基本信息

去完善

密码过于简单

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