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作为节水工作创新市场机制,既实现了专业化的节水目标,又促进了节水产业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水利部择优推出39个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合同节水管理的应用场景、盈利模式和实施成效。现将完整案例整理发布,以资借鉴。
项目名称
重庆市彭水一中合同节水管理项目
项目业主
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建于2009年,是一所高中重点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8.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在校学生约9100人(均为住校学生),教师547人,物业、食堂工作人员242人。
节水服务企业
重庆世博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世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500103709347167P。
案例内容
项目总体情况
学校修建于2009年,供水管道系统附属设施设备老化,绝大多数阀门不能正常启闭;阀门控制体系不健全;供水管网图纸资料不齐全;供水管网漏损严重,学校地下供水管网走向不清;用水器具老旧、用水方式粗放;计量体系不健全,学校仅有一块入校总水表,计量监控不到位;二级计量不健全,次级用水单元计量水表配备率和水计量率低;绿化浇灌采用传统大水漫灌方式,用水方式粗放低效,耗水量大;用水量增加趋势明显,水资源浪费及跑冒滴漏现象亟须解决。
2021年3月,学校与重庆世博签订合同能源(节水)管理改造合同。本次改造主要采取增加节水设备、实施DMA分区管理、探漏并修复地下管网跑冒滴漏、建立智慧节水管理平台、定制开发地下管网数字孪生可视系统、因地制宜实施非常规水利用等措施。此项目于2021年3月份开始动工,竣工时间为2021年4月。
节水改造具体内容
地下供水管网定位排查,梳理管网实际走向。利用节水改造项目契机,通过专业探测设备,探测学校地下供水管网所有走向及管径,并绘制完整的地下供水管网路线图,为科学布局、维修改造提供支撑。
安装分区计量智能水表,实现DMA分区管理。根据学校管网走向图,按教学、行政、宿舍和生活等功能分区,分别安装智能远传水表、闸阀、数据采集器等计量器具,建立科学完备的DMA分区计量系统。建立完整的水量计量传递体系和压力调控体系,实现网格化管理,全面提高供水管网运行的感知能力。
超声波智能水表
利用专业设备,开启地下管网漏损修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设备仪器对学校地下管网进行拉网式排查,定位漏水点并逐点修复。累计持续探测并修复21个漏水点,节约用水的同时还解决了地下漏水可能形成的地陷等安全隐患。
地下管网漏损定位及修复现场
更新节水器具,实施节水改造。利用最新节水器具代替原有的老旧器具,达到节水的效果;安装小便槽红外感应电磁阀冲水装置,防止忘关水龙头导致的浪费用水;重新打地坪,更换老旧管网,解决跑冒滴漏问题;加装大便槽外置式增压节水器。
建设学校能源资源智慧管理平台。安装节水智能监管智慧平台,通过电脑和手机实时在线监测校园各区域用水量数据变化,并进行大数据分析。超过预警值时,系统通过微信等方式直接向用户报警提醒,实现节水可视化、数据化管理。
学校能源资源智慧管理平台
建设地下管网数字孪生可视系统。开发建设地下管网数字孪生可视系统,通过计算机建模,三维立体呈现学校地下管网的安装位置、管径、流量、实时压力等信息,直观体现管路改道等变化,为测漏、堵漏、维修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有效减少因管线资料不够完整而造成的施工隐患,推进管线精细化管理。
地下管网数字孪生系统
因地制宜开展非常规水利用。建设雨水收集装置,日常收集的雨水经自然沉淀后,用于绿化浇灌和日常清洁用水,减少自来水使用。
节约用水宣传与日常教学结合发展。通过在主要用水器具及公共区域张贴节水宣传标识及海报、向全校师生发出节水倡议、组织开展节水主题班会、制作节水黑板报等形式,在校园营造节约用水的浓厚氛围。开设“节水选修课”,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学校能源资源管理平台;组织学生前往自来水厂游学,深入制水车间,了解自来水的生产工艺流程、江心取水要求等知识。
组织学生前往水厂游学
通过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学校零投入完成节水器具和设施的改造,建设智慧化管理平台,提升学校智慧后勤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大降低用水量。经污水处理站反馈,学校污水排放量减少50%,实现了前端减少用水,后端减少排放,践行节能减排的理念。
节水效益
项目实施前,学校2018年全年用水量70万立方米,2019年全年用水量86.32万立方米。项目实施后,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连续12个月用水量同比减少48.04万立方米,节约水费 158.5万元,节水率58.87%。
商业模式
该项目采取效益分享型+效果保证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重庆世博全额投资,向学校提供综合改造服务。合同效益分享服务年限为8年,在重庆世博承诺改造后每年总节水量不低于10万立方米的前提下,重庆世博与学校按9:1比例对项目节水效益进行分享。合同期内,重庆世博负责地下管网设施免费巡检维修和更换;成立专门节水项目组,每日巡检,及时修复更换漏损设备。合同期满后,所有由重庆世博采购并安装的设备、设施和仪器等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于学校。
投资额及融资渠道
项目投资452.7万元,资金全部由重庆世博自筹。
案例亮点
操作性和可复制性强。本项目采用效益分享型+效果保证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节水创建主体单位可实现资金零投入、风险零承担,既节约用水,又完善了工程布局及相关基础数据采集,还减少了日常水务管理人员支出和每年的用水器具更换资金投入,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用性。
以点带面,发挥学校节水示范效应。通过改造,可以清晰展示改造前后的能源资源数据,有较强的数据对比性和参考性;学校对师生职工开展节约能源资源知识宣传、技能培养和习惯养成,对社会和家庭具有很广的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
学校在合同节水管理改造工作中加强信息化技术对节水工作的支撑。建设了学校能源资源智慧管理平台和地下管网数字孪生系统,实现全校用水使用情况和节水改造工作数字化、可视化,并彻底结束了多年以来困扰学校的地下水管网走向不明、用水管理难度大等历史难题,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能源使用管理大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