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西南石油大学合同节水管理项目

时间:2025-07-16 来源: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作为节水工作创新市场机制,既实现了专业化的节水目标,又促进了节水产业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水利部择优推出39个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合同节水管理的应用场景、盈利模式和实施成效。现将完整案例整理发布,以资借鉴。

项目名称

西南石油大学合同节水管理项目

项目业主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学校有成都、南充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00万平方米,其中成都校区于2020年实施了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0801人(含非全日制统招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统招博士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职工2753人。

节水服务企业

成都中横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中横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1510107768628049R。

案例内容

项目总体情况

在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之前,成都校区用水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供水管网压力不均,在用水高峰期严重影响学生宿舍、部分教学楼、教师公寓4楼以上的高楼层供水;地下管网漏损严重;用水计量仪器不完善,不能对每个楼栋单独计量,对校园不同用途的水量也未进行分项计量,无法对校园各类用水进行合理性分析;缺乏信息化监管手段,发现管网漏损现象总是处于严重滞后状态,造成水资源浪费;地下管网资料不健全,阀门老化损坏严重;因地势沉降、水管或阀门拉裂造成大量漏水,很难及时发现。

2019年9月,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启动合同节水管理项目。项目于2020年4月正式实施,2020年12月竣工,2021年进入运维阶段,同年,学校成功创建四川省节水型高校。

节水改造具体内容

加强用水管理。根据已有图纸资料,开展实地探查,补充完善管网、节点的基础信息,摸清校园水管网;建成水资源在线监测平台,加强日常用水分析;进一步引进成熟的水资源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用水状态,观测用水数据,掌握用水规律,实现精细化管理。

bdupload/image/202507/1753083719402049337.png

水资源在线监测平台

完善供水用水设施。更换老旧主管道,将部分PE材质管更换成球墨铸铁材质管道,更换长度2公里,重新铺装绿化专用管道5公里;完善用水计量体系,按水源流向层级,依次加装具有远传功能的区域表、楼宇表、绿化表等计量设施,同时更换并适当补充部分控制阀,共计安装无线远传智能表70余套,更换、新增阀门80余套;将老旧、跑冒滴漏严重的水龙头等用水终端器具更换为具有二级水效标识的节水型器具,共计更换2万余个;利用校内湖泊收集利用雨水,通过截污、过滤处理后,用于日常绿化喷灌;在创业广场、博学广场等绿化大片集中地引入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通过对土壤含水率的监测,控制灌溉系统启闭,大幅减少绿化用水,实现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bdupload/image/202507/1753083727255159092.jpg

主管采用DN300球墨铸铁材质管道

bdupload/image/202507/1753083732799939996.png

土壤墒情监测控制器

保障常态化运维管理。对校内给水管网、管道、阀门、支管及计量表计进行维修、维护、保养和更换,对水资源在线监测平台提供24小时技术和维护服务。

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关键节点,通过悬挂横幅、制作海报、张贴标识、发放手册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节水氛围;通过举办节水知识讲座、节水征文比赛、节水知识竞赛,以及组织节水主题志愿活动等方式,带动更多师生加入到节水活动中。

bdupload/image/202507/1753083738333357076.png

举办节水宣传活动

节水效益

项目实施前,学校2018年、2019年平均年度总用水量236万立方米,标准人数人均用水量68.5立方米/(人·年)。

项目实施后,学校年节水量86.05万立方米,年节水效益236.65万元,年度综合节水率36.46%,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4.54%,标准人数人均用水量降至43.07立方米/(人·年),达到南方高校用水定额先进值,学校成功创建四川省节水型高校。

商业模式

本项目采用节水效益分享型模式,分享期10年,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根据2021年节水效益236.65万元,估算合同期内节水效益可达2360万元。节水效益分享比例为学校10%,节水服务企业90%。合同期满后,项目内所有设备、设施及运营均归学校。项目移交前,节水服务企业需对学校指派的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实现移交后运营管理衔接的连续性。项目移交过程中,节水服务企业应保证项目运行正常,运行参数满足合同移交条款的约定要求。

投资额及融资渠道

项目总投资1073.07万元,由成都中横通自行筹集资金。

案例亮点

信息化平台助力用水量分析。通过信息化监管平台监测每日夜间各级管网流量数据,对区域及楼栋用水量设立定额标准,每天对照、计算、分析,及时对漏损区域采取精准探漏,发现漏点立即整改;通过数据平台不定期进行水平衡测试,分析地下管网运行状态,及时进行漏损处理,使地下管网长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多渠道多方式节约用水。将人工湖作为雨水收集池,对湖水进行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大大减少新水用量;全校用水终端器具全面更换为节水型器具,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采用智能喷灌方式,杜绝漫灌,有效实现节约用水。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021—2023年,学校连续三年每年节水90万立方米左右,每年节水效益超200万元,同时每年实现污水减排超60万立方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请完善基本信息

去完善

密码过于简单

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