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水管一旦出现‘跑、冒、滴、漏’现象,我们扫这个二维码就可以申请维修……”9月11日上午,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学生公寓入口处,叶曾君和同学正举起手机,对准张贴在宿舍一楼的智慧报修系统二维码进行扫描。
“登录平台后,只需提交简单图片和文字,很快就会有人赶来维修处理!”叶曾君介绍,大家都可以参与监督维护,避免了水资源浪费。


叶曾君和同学用手机扫码登录平台反映用水问题
该平台是去年11月,贵阳信息科技学院与贵州创亿宝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后搭建的校园智慧化报修系统。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后勤处负责人马中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没想到,合同节水半年多就节约10万立方米水,省下超32万元水费。”
这份节水成果的背后,是一份特殊的“节水协议”。
学校零成本投入,企业带技术入校,通过安装智能水表、搭建智慧节水平台等举措,采取“节水效果保证+服务托管”模式,从为学校省下的水费中逐年回本获利,破解学校棘手用水难题的同时,推动高校节水工作,实现企业和校方双赢。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
贵州创亿宝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是贵州省最早参与推动“合同能源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成立十五年来,先后参与贵阳一中、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同节水管理,帮助高校排查漏水管网,搭建智慧化用水监控平台,实现规模化降低用水量。
贵州创亿宝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学校后,技术团队应用管线探地雷达、管网检测全地形机器人、管道非开挖快速检测等设备,针对学校地下供水管网存在的漏损“病灶”全面排查,精准定位5处以上漏水点,及时进行了维修。


公司技术团队对学校主要供水系统管网日常检查维护
同时,更换和安装终端节水器具数万件,在教学楼、学生宿舍升级改造700余套脚踏阀,将公共卫生间小便池改造成智能红外线感应冲水,学校节水型用水终端器具覆盖率达100%。
项目负责人石瑶介绍,“我们还为学校搭建了一套智慧供水管网系统,将全校管网划分为若干个供水区域,进行流量、压力、水质和漏点检测的分区计量,实现供水管网漏损分区量化,实现漏损快速反应,通过用水数据长期收集,达到数据分析的目的。”

3D供水管网图及流量监测点

技术人员使用探漏设备对供水管网进行检测
该智慧供水管网监控平台,可实时查看学校各区域管道用水量变化,实现日、周、月用水量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成为学校的“节水心脏”。
“以前,学校只有缴纳水费时突然发现费用变多才去查找漏洞。现在,系统通过水量、水压数据实时监测,发生漏损就会自动向维护人员推送警报,及时提示检查维修。”石瑶说,改造后,学校平均每日用水量从3800立方米降至2100立方米左右。

贵州创亿宝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学校共同组织开展“世界水日”宣传活动
依托科技推动节水的同时,贵州创亿宝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参与组织学校每年世界水日、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的宣传活动,学校师生通过有奖问答等宣传形式,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意识。
“节水优先,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贵州省水利厅节水处负责人马荣宇介绍,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但喀斯特地貌导致水资源存在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等问题。合同节水模式成为解决用水单位节水改造资金不足和专业化技术缺乏等问题的“一把密钥”。
贵州省自2019年启动合同节水管理工作以来,已有22所高校实施合同节水项目,通过节水效益分享、用水费用托管和节水效果保证等多种模式,改善用水基础设施,多数高校节水率超30%,实现年均节水量375万立方米,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