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简介
该平台以物联网技术、云服务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核心技术为基础,将滴灌高效生产技术与新型信息技术交叉融合形成的面向规模化农田滴灌工程运行管理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涵盖了感知、传输、决策、执行等领域,应用上涉及灌溉、施肥、农艺、运维、服务等滴灌系统各个生产环节。运用物联网架构将传统滴灌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传感监测设备、通讯设备、控制设备优化集成,构建“信息感知-数据传输-智能决策-应用执行”为一体的通用化体系。
主要性能指标
1.SaaS云服务模式,可为多工程、多用户服务,覆盖多终端。
2.内置灌溉施肥等决策模型及决策参数,包含36种常见滴灌作物高效生产技术方案。
3.技术应用后工程节水22%~45%,增产12%~35%,化肥、农药减施15%~36%。
技术特色
1.适用范围:适用于大田一年生粮经作物、多年生大田经济作物、特色果树、设施作物等规模化农田智慧滴灌工程。
2.技术特点:面向多用户、多工程、多终端,实现生境感知、智能决策、精准监控、生产辅助、专家在线咨询等云端管理;内建基于实时动态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型,覆盖全国参数栅格化数据库以及60余种作物决策指标及传感器布置数据库;信息与农艺农机相融合的应用模式。
3.应用成本:集成规模化滴灌管网、低功耗设备有效降低了系统投入,运维成本低。
典型案例
案例1: 规模化大田一年生粮经作物节水增效综合集成应用项目。项目位于黑龙江克山县,应用对象为规模化马铃薯滴灌工程,针对大田一年生粮食作物特点,以“小流量、长毛管薄壁滴灌产品+大支管轮灌技术+水肥一体化+低本低耗自动控制”的综合技术集成体系,近三年应用规模近1000亩,相比传统滴灌模式产量提升24%,水分利用效率提升32%。
案例2: 特色果树增产提质综合集成应用项目。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应用对象为矮化密植苹果、樱桃等果树,针对特殊果树,提出了“长效压力补偿式灌水器产品+水肥气精量调控+分区精准自动控制”的综合技术集成体系,并通过对作物根区微生境水肥气多要素进行精细调控,实现果树种植区域分区精准控制,推广面积300余亩,实现节水20%以上,品质提升15%以上。
推广应用情况
近三年,依托合作企业承建11项规模化工程,运用信息、农艺农机相融合的应用模式,累计推广平台21套。
信息来源: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2019年)(序号54)
持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