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1【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专题】端能云一体的土壤墒情监测物联网传感器

时间:2019-12-25 来源: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技术简介

该产品采用自主研发的高频检测电路提高了水分检测的精准度,“多深度时分多路复用检测”技术,消除了多个分立检测电路相互干扰、一致性差等缺点,采用“去冗余电路消除非线性失真”技术,减小信号衰减及非线性失真而引起的测量误差,彻底解决了传感器需要定期率定问题,使之在精准度、稳定性及可靠性方面都优于其它方法。此外传统复杂大系统设计成高度集成的一根管子的物联网传感器,可对同一点多个土壤剖面的水分、温度、空气的温度、湿度、大气压等参数同时测量。

主要性能指标

1.土壤水分测量量程0~100%,土壤水分测量分辨率0.1%,土壤水分测量精度≤±2%(实验室环境下测量体积含水率)。

2.户外大田土壤水分测量精度≤±3%。

3.土壤温度量程:-30~+80℃,土壤温度分辨率:0.1℃,精度:±0.3℃

4.支持GSM/GPRS/NBIOT/4G无线通信。

5.锂电池标称容量6000mAh。

6.现场部署安装时间约20分钟。

7.休眠电流0.3mA,数据采集31mA,发送电流:88mA。

8.功率:18mw,太阳能光伏:2W/6V。

9.防水能力:IPX7,系统外观无任何外露电缆。

技术特色

1.适用范围:适用于农业生产、水利、气象、林业、智慧城市、智慧公路、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土壤墒情监测。

2.技术特点:传感器高灵敏度、高精度、高可靠性;解决了传统野外监测设备集成复杂、安装难度大、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系统安装简单、仅用十分钟;数据可通过微信扫码、电脑登录云平台查询。

3.应用成本:运维成本低。

典型案例

案例1:北京顺义区水务局于2018年12月组织开展顺义区主要作物需水量试验及不同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统的实测分析工作,选用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土壤墒情监测物联网传感器”监测土壤水分数据,实际安装48套。目前,在顺义区各个指定样点灌区安装的一体化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物联网传感器全部设备数据正常。

案例2:北京怀柔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监测评价样点灌区工程建设项目。区水务局在2018年10月与2019年8月,配备了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的“土壤墒情监测物联网传感器”,进行土壤水分数据的监测。目前,已安装设备工作正常,项目运行良好。

推广应用情况

该产品已在全国11个省区市推广应用近300套。

信息来源: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2019年)(序号61)

持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爱迪斯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请完善基本信息

去完善

密码过于简单

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