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典型案例展播】河北工程大学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案例

时间:2022-05-25 来源: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十三五”期间,各地积极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领域实施了一批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我们在全国已实施的合同节水项目中遴选典型案例奉献给广大读者,为各地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节水事业,大力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发力合同节水  实现三方共赢

——河北工程大学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从2014年11月份开始着手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试点的前期工作,包括项目选点、商务探讨等。经多方努力和协调,当年确定河北工程大学合同节水管理项目作为试点,并与河北工程大学签订了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试点协议。2015年1月1日,河北工程大学合同节水管理试点项目节水改造工作正式启动,3月底完成施工改造,4月进行试运行,5月正式进入运维管理期,同时产生节水收益。

一、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河北工程大学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是河北省政府和水利部共建高校,具有深厚的水利行业背景。邯郸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92m3,是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307m3的3/5,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m3的1/12,属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2014年河北工程大学校园总占地面积2125亩,在校师生达3.4万余人。由于建校年代早,主校区和中华南校区供水管网锈蚀严重,用水设备浪费严重,楼宇用水无法计量,用水环境较差,用水管理不够精细,“跑、冒、滴、漏”问题严重,学校存在水资源浪费较大、水费虚高等现象。仅在2014年,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区和中华南校区管网漏失率都在33%以上,包括水龙头、花洒、小便池、冲厕洁具等在内的用水终端,90%都是旧式不节水洁具,各类用水合计304万m3(年用水费1079万元),远远高于河北省用水定额(DB13/T 1161.3—2009 河北省用水定额第3部分:生活用水)中规定的大专院校住宿生80 L/(人·d)的定额。

如何提高河北工程大学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无效损耗,在邯郸地区打造节水型公共机构的样板,始终是一项要事难事困扰在学校党委领导心头。大家一致认为,解决好河北工程大学高耗水问题,不仅可以成为高校节约水资源的试点示范,而且也可以成为公共机构开展节约水资源工作的重要借鉴,成为推动公共机构水资源节约保护的重要推广模式。

二、构建“合同节水”商业模式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在参考合同能源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合同节水管理”的商业模式,并决定在河北工程大学开展试点工作。双方同意,通过市场手段,以合同协议形式共同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及后期运行维护管理。随后的2014年11月,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与河北工程大学签订“合同节水管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北京水务投资中心、河北水务投资集团、天津水务投资集团3家核心股东及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等17家技术单位,共同组建了全国第一家以节水污治为主营业务的国有节水服务企业——北京国泰节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节水”)。国泰节水具体实施河北工程大学合同节水试点项目,其投资958万元,约定合同期6年,前3年节水收益全部支付国泰节水,后3年节约的水费由国泰节水与学校共同分享收益,国泰节水分别获取80%、70%和50%。合同期内系统的运行维护,由国泰节水负责,通过合同约定,从节约的水费中每年提取70万元作为运行费用。该项目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bdupload/image/202205/1653364562092900717.jpg

图1  河北工程大学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工作

三、实施“合同节水”项目建设

河北工程大学合同节水管理项目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开工,3月31日完工。项目实施工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用”为中心

通过更换节水器具,实现用水环节不浪费。涉及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办公楼共计69栋。其主要工程有:

(1)更换节水水龙头、节水脚踏阀。

(2)安装小便斗节水冲水阀。

(3)安装红外感应小便池冲厕系统。

(4)安装智能废水冲厕系统与无水小便器。

调查发现,学校用水洁具龙头、花洒、马桶、冲厕设施等都比较老旧,非节水型产品,耗水量高。项目共更换节水龙头6589只,安装节水脚踏阀4347个,节水小便阀887个,感应小便槽240套,节水马桶34个。改造前后对比见图2。

bdupload/image/202205/1653364595397663299.jpg

图2  合同节水实施前后水龙头情况

2.以“供”为前提

通过更换和封堵破损供水管网,实现供水不间断。在对地下管网及设施全面检漏、堵漏的基础上实施5个工程:

(1)改造地下老旧供水管线。

(2)安装智能远传监控水表。

(3)安装更换新型管道阀门。

(4)改造、新建阀门井。

(5)设计安装节水标识井盖。

管网检测与改造技术是通过检测挖掘供水管网漏失点进而通过堵漏、管道更新等措施降低管网漏失率,减少输水浪费,实现节水的综合技术。管网漏失是学校用水浪费比较严重的环节,通过对项目区的地下管网进行全面检测,发现漏损点近40个,综合水量漏损高达90m2/h。根据对各漏损点的分析评估,项目对损毁较轻的漏损点进行了修补,对损毁较严重的漏损管道,采用PE管及加筋PE管进行更换,共更换地下旧管网3000多米,同时更换井盖200套,安装及更换阀门120个,新安装远传水表65块,实现了主校区和中华南校区各栋建筑运行、监管全覆盖。

3.以“管”作保障

通过建设节水实时监管平台,对供用水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护。在校园原有节能监管平台基础上,学校建成了目前国内高校领先的节水技术集成示范中心,该中心由节水产品展示大厅和节水节能监管平台两部分组成。通过加装控制阀门,细化水表分布,升级节水监控软件,使传输系统实时监控和统计分析更完善,更精细,更人性化,从而实现对项目区内行政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公共澡堂的水耗实时动态监测。效果图见图3~图7。

bdupload/image/202205/1653364652496232401.jpg

图3  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区节水监测点示意图

bdupload/image/202205/1653364693438800823.jpg

图4  中华南校区节水监测点示意图

bdupload/image/202205/1653364744530695131.jpg

图5  节水监管平台界面

bdupload/image/202205/1653364775311413102.jpg

图6  节水节能监管大厅

bdupload/image/202205/1653364801063295834.jpg

图7  “三位一体”节水监管系统

供用水监控平台便于实时发现供水环节的漏损与不合理用水事件,同时与“后勤信息化平台”相连接,实现了学校供水系统实时监控与网络报修无缝对接,极大地减少供水管理环节的浪费现象。

4.其他节水技术

项目在个别学生宿舍楼采用了中水利用、无水小便池等技术,开展了对比试验研究。

四、“合同节水”三方共赢

本次试点项目,建立了“募集资本、集成技术、节水改造、收回投资、长效管理、分享收益”的合同节水商业模式,学校不用出一分钱,通过募集社会资本完成节水改造工程,后期用获得的节水效益支付节水改造全部成本,校方和投资方分享节水效益,问题迎刃而解。

数据显示,2015年4月至2019年7月(截至河北工程大学搬迁)共计节水641.8987万吨,总节约水费2834.8334万元,节水率48.9%。同时,合同节水项目带来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根据2014年河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17.5t测算,按照年节省的142.9万t水可以支撑8.13亿元的地区工业增加值。自项目进入运行期以来,已有几十家单位到河北工程大学调研,实地学习、研讨先进的节水模式。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有影响的媒体对河北工程大学合同节水管理示范项目进行报道,节水成效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展出,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合同节水管理不仅解决了节水改造资金难题,后期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样是合同节水管理带来的新改变。借助包括实时监测、无线传输、数据分析、峰值报警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监视系统,河北工程大学已经形成了监、管、控为一体的节水系统。实行标准化、制度化、智能化、精细化维护管理,从而实现了精细的用水管控与废水的有效利用。在项目合同期内,国泰节水负责节水系统的保养和维护,提供专业化的节水服务,使学校不仅能节约大量水费,还节省了人力、物力和精力。

“节水是手段,树立节水理念,强化节水意识,打造节水文化是根本。”河北工程大学校长哈明虎如是说。借助此次合同节水管理试点项目的契机,学校围绕合同节水管理,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精心培育、积极打造并形成了以节水护水、勤俭节约、爱护生态为核心的校园节水文化,使其内化为师生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搭建平台、举办活动、发布倡议等措施构建全方位、多渠道节水文化宣传体系,营造浓厚节水文化氛围。

学生宿舍的门帘、窗帘上都设计有节水的标志。详见图8。

bdupload/image/202205/1653364849132515131.jpg

图8  河北工程大学学生设计的节水标志产品

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试点实践表明,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有利于集成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产品,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污水排放量,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本积极投入节水事业,促进节水服务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用水保障能力,降低用水治污成本,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有利于促进转变用水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请完善基本信息

去完善

密码过于简单

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