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十三五”期间,各地积极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领域实施了一批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我们在全国已实施的合同节水项目中遴选典型案例奉献给广大读者,为各地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节水事业,大力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合同节水试点 助推节水型高校建设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一、针对问题施策,引入高校合同节水模式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首次开展水量平衡测试,启动节水型学校创建工作。当年全校用水总量48万m³,年水费270万元,人均用水量209 L/(人·d),远高于《贵州省行业用水定额》中规定的各大高校的人均用水量120 L/(人·d)。
由于学院用水浪费严重、用水计量设施不健全、用水压力过大、用水管理不精细、“跑、冒、滴、漏”问题时有发生,在创建节水型高校的同时,学校引入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开展试点工作。
2019年5月,学院与贵州创亿宝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亿宝能公司”)签订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服务合同(见图1),由创亿宝能公司投资963万元进行学校节水改造和运营维护,合同期12年,采用节水效益分享型模式,节水收益由创亿宝能公司与学校共同分享,创亿宝能公司占80%,学校占20%。合同期内供水系统的运行维护由创亿宝能公司负责。
图1 合同节水项目管理合同签约仪式
二、“七大”工作齐抓,节水技术改造实施有条不紊
项目于2019年5月22日正式开工,同年9月26日完成项目一期节水技术改造期施工,实现节水率20%以上;同年10月通过市、区水务局验收后正式进入运维管理期及项目二期节水技术改造期,同时产生节水收益。项目实施工作主要为以下内容。
1.建设供水管网远程监控与管理系统
安装智能远传监控水表59块,搭建供水管网远程监控与管理系统,实现校园供水管网系统分布式监控与集中管理,掌握校园供水的实时数据,实现学校分类用水在线计量,为学校完善相关用水管理制度,进行能耗审计、能源公示,提高用水运行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和进行节水改造提供条件和科学依据,使学校节水管理工作达到数据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见图2、图3)。
图2 监控平台流量监测界面图
图3 学院3D供水管网图及流量监测点
2.供水管网漏损探测定位及维修施工
对学院供水系统的地下管网及设施,进行全面精确的探测并及时实施优化维修施工,降低地下供水管网漏损率,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期间技术人员使用各种探测设备,通过反复对供水管网及设施进行检测,查找出漏损点近30个,综合漏损量达60m³/h,并及时组织维修施工人员进行开挖维修并恢复地面,累计安装及更换阀门114个,开挖修砌阀门表井59座。供水管网漏损探测维修前后对比情况见图4。
图4 供水管网漏损探测维修前后对比情况
3.供水管网系统压力优化平衡调控
通过勘测普查及地下管线漏损维修后,结合学校用水实际需求,安装供水管网压力监控仪,对各级计量水表及各级主支干管网压力实时监测(见图5、图6),并根据数据实时平衡调整供水管网系统供水压力,达到降低漏损、减少爆管的目的,提升供水功能区域用水舒适性。在整个供水管网系统上选点安装了10个供水压力优化平衡调控点。
图5 监控平台压力监测界面图
图6 学院压力节点的监测
4.用水器具节水优化升级
针对学校用水设施损坏严重,浪费水量大、使用非节水器具的问题,通过更换节水器具,实现用水环节不浪费。
在教学楼、学生宿舍低楼层用水设施加装恒流恒压控制阀,共计5535支。节水改造后,每个龙头用水量平均下降20%,预计每年节约用水7.5万t。同时项目更换节水龙头6856只,安装及更换节水脚踏阀3156个,节水感应小便阀634个,沟槽厕所感应节水装置30套。节水器具改造前后对比情况见图7。
图7 节水器具改造前后对比情况
5.新建学校中水回用系统
本项目的核心亮点工程在于污水处理回用系统,重新修整提升启用学院的污水处理站,建设一体化中水回用处理系统,新增过滤处理系统,更换优化原有污水处理工艺,恢复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处理量可达300m³/d。安装建设整套中水回用增压系统及蓄水池、在回用水储蓄系统前端增加一体化膜处理设施及超滤设备。校园内部分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的中水,用于校园内冲厕、绿化灌溉和道路洒水,目前已覆盖共计9栋宿舍楼及校园全区绿化(见图8)。
图8 中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该污水(中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将生物反应器、水质深度处理器等主要部件高度集成,通过细化反应池内部构造和独创的自动控制程序,对污水处理的生化反应过程进行精确控制,具有流程短、占地省、能耗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系统稳定性好、处理工艺污泥量少、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污水处理实现全自动运行(见图9、图10)。
图9 中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
图10 处理达标的中水已用于绿化灌溉
6.节水宣传常态化
为了培育学校的节水文化,提升师生的节水意识,2019年3月28日,安顺市水务局组织开展安顺市“中国水周”宣传节水行动进校园暨高校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启动仪式(见图11),通过水法知识咨询、节水志愿者签名倡议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知识竞答等方式向全校师生普及节水相关知识,营造节水型学校创建氛围。
图11 安顺市“中国水周”节水宣传活动
2019年5月以来,学院与创亿宝能公司联合设立固定宣传展板、设置节水宣传标识标牌、定期在学校大屏幕播放节水小视频、设计并印制节水宣传海报、举办节约用水知识竞赛等,持续开展校园节水推广宣传活动,并以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为载体开展安顺市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基地建设。
7.供水系统日常检测及维修工作
创亿宝能公司成立专门的合同节水管理工作项目组,通过监控系统平台、校园报修平台(见图12)对校园内公共场所的供水设施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供水系统任何区域出现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维修人员30min内到达现场,并在最短时间内修复,保障供水系统正常运行,截至目前,运维人员已进行各项供水系统维护维修工作2000余次,杜绝学院用水终端“跑、冒、滴、漏”现象。
图12 校园报修平台界面
三、合同节水管理出成效,实践推动提升得真知
本项目试点一年多来,建立了“募集资本、集成技术、节水改造、收回投资、长效管理、分享收益”的合同节水管理商业模式,实现了合同节水管理多方共赢。对学校而言,零投入降低了资金方面投入的风险,并建成了省级节水型高校;对企业而言,技术和资金优势得以发挥,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社会而言,水资源得到有效节约,高校合同节水管理新模式得到推广,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树立了示范标杆。
数据显示,安顺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共计节水27.3万t,节约水费151.3万元,平均节水率达47.9%。由此测算:12年合同期内学校至少可节约水费1816万元。同时学校采用合同节水管理后,实现了精细的用水管控、专业的技术维护,不仅能节约大量水费,还节省了人力、物力和精力。目前,项目开展后,每年节约日常水务管理人员工资支出、减少供水管网系统维护维修的人工及材料成本约24万元。自项目进入运行期至今,已有多家学校及单位到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实地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先进的节水模式(见图13、图14)。
图13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到学院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图14 南宁市水利局考察组到学院进行实地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