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各地积极推动开展合同节水管理,研究制定合同节水管理相关政策,推动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落地,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宣传各地典型经验做法,合同节水管理服务平台开设专题陆续发布各地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工作的经验,为进一步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宁夏:融合节水改造项目 推动合同节水管理
宁夏深处祖国西北内陆,三面环沙,降水少,蒸发大,自然禀赋差,水资源短缺长期以来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坚持不懈抓好节水,是宁夏应对水困局、保障水安全的内在要求。围绕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宁夏积极探索实施合同节水管理,助力节水高质量发展。
一、以系统安排谋划合同节水
坚持顶层设计,引领合同节水实施。2019年把推动合同节水管理作为市场机制创新重点内容写入《宁夏回族自治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先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十四五”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非常规水源利用规划(2021—2025年)》,谋划了一大批“政府+社会”投资项目,强调实施合同节水;2021年4月,建立“合同节水+水权交易”模式写入宁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水资源“四定”原则深入推进用水权改革的实施意见》。2019年以来,每年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年度节约用水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各地以用水量相对较大、用水人数相对较多的学校、行政中心、宾馆饭店、居民小区等典型单位,推动建设合同节水试点示范,并纳入全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考核。
二、以典型交流带动合同节水
坚持互学互鉴,促进合同节水开展。宁夏水利厅连续每年组织全区各市、县(区)水利部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及所有高校举办节水型社会建设培训班,对合同节水相关政策、要求进行讲解。2019年在河北工程大学举办宁夏合同节水专题培训班,邀请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水利部节约用水促进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对合同节水管理政策、标准等进行深入解读,并现场观摩学习节水先进经验。2022年宁夏水利厅又组织市、县(区)水务局、高校院校、中等学校等单位实地观摩区内典型合同节水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并就项目建设、工程布置、运行管理、节水效益、合同签订、合同类型、利益分配等进行了咨询交流与技术指导,以增强各方对合同节水的认识,为全面推进合同节水作了有益铺垫。
三、以项目融合推动合同节水
坚持项目实施,推进合同节水落地。紧扣每年全国合同节水工作总体要求和宁夏合同节水工作计划,宁夏水利厅积极协调高等院校、中等学校、行政中心、居民小区等用水量较大的单位,以实施分布式生活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一体化项目为载体,推动合同节水落地。截至2021年底,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银川市行政中心、银川市丰泽美居居民小区等12个单位实施了合同节水试点项目,引进第三方资本和技术,建设分布式生活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一体化设施,试点开展生活污水就地收集就地处理就地回用,处理后中水用于绿化、冲厕、洗车等,大幅度提高用水单位用水效率,开辟了节约用水新途径,有效推动节水减排、绿色发展,全区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回用能力达到1420立方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