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典型案例展播】 西北师范大学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时间:2022-07-13 来源: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十三五”期间,各地积极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领域实施了一批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我们在全国已实施的合同节水项目中遴选典型案例奉献给广大读者,为各地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节水事业,大力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打造全新供水系统  构建节约型校园

——西北师范大学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长期以来,甘肃省将节水作为缓解全省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农业节水灌溉、节水型城市建设、节水制度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缓解全省缺水状况、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受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限制,甘肃省现状节水水平与严峻的水资源供需形势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

近年来,甘肃省明确了新时期节水工作的重点和方向,通过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高效节水技术、节水试点带动、项目示范支撑等一系列举措,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2019年7月,西北师范大学同甘肃美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8年合同,采用完全托管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由甘肃美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次性投资约550万元对学生浴室进行升级改造。2019年8月,西北师范大学浴室空气能热源洗浴系统建设BOT项目正式启动,于2019年9月正常开始运营,同时产生节水收益。

一、基本情况

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14所大学之一,也是兰州用水规模较大的公共机构。校本部占地面积960亩,新校区占地面积541.8亩,校舍总规划建筑面积89.2万m2。现有教职工2191人,各类学生35501人。目前学校主要有校本部和新校区两座公共浴室供师生洗浴(见图1)。

bdupload/image/202207/1657693333342013226.png

图1  学生浴室外景

学校两座浴室改造前,计费方式采用时间计费,每个喷头配有一个插卡机,插卡以后通过插卡机上的开始、停止按钮进行洗浴控制,此计费方式无法进行水量大小的控制,水资源浪费严重。热水供应方式采用蒸汽锅炉洗浴热水系统,此供应方式运行维护成本较高,既消耗电能,又消耗天然气,能源消耗大。

学校两座浴室改造后,计费方式采用流量计费,喷头更换为节能型喷头,使师生在洗浴过程中大大节约了水资源。热水供应方式采用空气能源泵热水供应系统。空气能源泵主要通过把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收进来,经过氟介质气化,然后通过压缩机压缩后增压升温,从而使水加热,既节约了电能,又节省了天然气。

二、项目内容

项目选用节能、经济、智能的空气能热泵的能源系统,在保证供热效果的同时最大化地降低运行费用、节约能源。同时在配置空气能机组时,利用空气能机组冬季可制热、夏季可制冷的特性,除正常制取热水的机组外,单独考虑1~2台机组解决冬季正常供暖期前后1个月内浴室的供暖及夏季浴室公共区域内(更衣室)的制冷问题,提升学生洗浴的舒适性。

洗浴热水系统由热源主设备、保温水箱、控制系统、水泵、水控系统等组成,学生通过手机APP进行预约、支付洗浴费用,操作简单、便捷。对公共浴室进行重新设计装修,喷头改造为节水型,并增加了喷头的数量,做到了干湿分离。配有标准的橱衣柜、更衣凳、独立隔断、浴帘、淋浴模块等设施,收费方式由按照时间计取改为按照流量计取。通过本次改造,不仅改善了师生洗浴的环境,而且达到了节能节水的效果(见图2、图3)。

bdupload/image/202207/1657693364935858498.png

图2  学生浴室重新进行了装修

bdupload/image/202207/1657693389317202445.png

图3  对热水泵系统进行了改造

三、实施效果及效益

浴室改造后,收费方式由按照时间计取改为按照流量计取,人均洗浴实际时间由原来约30min降至25min左右,人均洗浴时间缩短了约5min。喷头每分钟出水约5L,平均每天洗浴约1700人/次, 预计每年节水约1.28万m3(5L×5min×1700人/次×300d)。同时,着力引导广大师生树立节水观念、落实节水举措,确保水资源得到高效合理使用,学生节水意识明显增强。

学生洗浴时习惯把开关开至最大,水龙头出水快且量大,造成用水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原有喷头更换为节水型,每分钟出水量由7L降至5L左右,每个喷头每分钟可节水2L,并增加了喷头的数量,喷头使用率大大提高,出水更柔和,预计每年可节约自来水约2.04万m3(2L×20min×1700人/次×300d)。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人均水占有率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我国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又相当严重,节约用水已经刻不容缓。通过本次改造,每年学校预计节水约3.32万m3,预计节水近40%,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四、主要经验和做法

从试运行情况看,学生浴室空气能热源洗浴系统建设BOT项目具备高效、节水(节能)、环保等一系列特点,相比于原先的锅炉式供热系统可有效节约建设用地,并且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热水供需需求,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由空气中的热能取代天然气与电力供热大大节约了很多资源,相对于原先的系统更加绿色环保。

从计费方式看,改造前按照时间使用计费的方式使得学生在洗浴过程中习惯将水全程开到最大,即使在暂时不需要用水的情况下也会倾向于继续让水龙头保持开放的状态,对于水的浪费比较严重。而改造后供热末端采取按照流量使用计费的方式,用水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费用,使得大部分学生不得不关注水量的使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节约利用水资源的习惯,更是从根源上杜绝浪费、不合理使用的行为。

同时,由于推动了绿色热力生产与应用,节约了电费和天然气的费用,降低了学校的财务负担,学校“零投入、零风险”,节省下来的经费可将浴室的设施建设得更加完善,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洗浴环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同式节水管理项目监管体系还未建立

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不仅要强调管理机制建设,更要强调具体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和监管体系的建立。目前我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以资源节约为目标的管理体系,初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制度,同时也开展了大量节能节水工作,但是目前的体系还仅仅停留在初步阶段,还不够完备,缺乏合同式节水管理项目监管体系的建立。

2.节约型校园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推动,不仅要依靠学校自身努力和融入市场机制,更需要政策支持。在用能现状的调研中发现,对现状硬件条件仅通过低成本、无成本的改造很难达到充分节约的目标,而现有的基建、修缮资金在支付机制上和数量上还不足以支持实现节约目标的投资需求。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资金还需国家政策性补贴的大力支持,政策和激励对撬动节约型校园建设投资起着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建议

1.积极组织高校开展合同节水管理专题培训,并从宣传栏、微信推送、官方微博等途径大力开展节水宣传,同时可以设计节水主题的活动,并通过增设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多参与到其中,多了解节水相关的知识,潜移默化地提高师生用水户节水意识,营造良好的节水校园氛围。

2.在高校开展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试点。针对高校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积极组织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试点,在实践当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不断改造,让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更加完善、有效,并尽可能地调动社会资本参与节能节水改造。


请完善基本信息

去完善

密码过于简单

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