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十三五”期间,各地积极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领域实施了一批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我们在全国已实施的合同节水项目中遴选典型案例奉献给广大读者,为各地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节水事业,大力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创新合同节水管理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西安石油大学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2016年,国家发改环资〔2016〕1629号《关于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在典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基础上,鼓励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户创新发展合同节水管理商业模式。为此,探索发展一种适合于高校的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是当前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发展的主要工作。
2020年4月,西安石油大学与节水服务公司签订了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合同,5月进场施工,目前节水改造正在施工中。
一、实施合同节水管理的必要性
西安人均水资源量为270m3,是全国的约1/8、全省的约1/4,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项目实施前,西安石油大学男卫生间小便区冲水方式多为机械按压式延迟冲水阀或红外感应式冲水槽冲水,水资源浪费较严重,卫生间空气质量较差。学校每年用水量约128万t,人均用水量约135L/(人·d)。《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DB 61/T 943—2014中规定:高等教育,关中地区人均用水定额为90L/(人·d)。由此看来,西安石油大学节约用水潜力较大。
二、构建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
目前高校常见普遍的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主要为节水效益分享型、节水效果保证型和完全托管型。这些推广模式均普遍存在着几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1.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单位之间存在节水量认定不一致,即节水量的分歧。
2.支付技术改造费用政策性障碍,没有合理的支付渠道,即节水后得不到回报。
3.预算性财政体制采取“实报实消”,不能有效保障企业和单位实际利益,即政策体制有障碍。
4.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高校积极性不高,即双方利益无保障。
为此,探索发展一种适合于高校的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是当前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发展的主要工作。
2020年1月16日,西安石油大学公开进行了校园合同节水管理及部分节水改造项目的招标活动,并择优选择了一家有能力完成该项目的供应商——西安集美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并于2020年4月签订了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合同。该项目由中标单位免费投放纳米免冲水小便器950台,每台3180元,含原老旧设备拆除、管道更换、改造费用及地面、墙面的恢复,投资总额302.1万元,校方无需投入费用,纳米免冲水小便器的节水效益全部归甲方所有。合同期限5年,可续签3次,即尿液收集权限20年。
西安石油大学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项目于2020年5月正式开工,目前正在施工中。项目实施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楼宇卫生间的改造。共200个卫生间,男士小便区改造为CHWR牌免冲水小便器,共950台。将原有小便池填充,共40个,并铺砌地砖,安装免冲水小便器及尿液回收装置(见图1、图2)。
图1 实施创新型合同管理对小便区改造前后对比
图2 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尿液收集系统
2.楼宇卫生间尿液的收集及外运工作。
3.楼宇内小便器、小便器所在墙面及小便器下水管线日常保洁。小便器保洁每天进行2次,确保小便器内无杂物、无尿碱、黄渍,保证小便器无异味散发。
4.小便器日常维修及下水管道的维护与维修。
5.合同履行期间所改造小便器破损的更换,提供免冲水小便器专用保洁液。
6.每半年免费更换一次小便器防反味硅胶套。
7.改造施工期间,不得影响学生正常使用。
三、创新型合同节水合作共赢
本项目建立了“筹集资本、集成技术、节水改造、收回投资、长效管理”的合同节水商业模式,学校不出一分钱,由节水服务企业筹集资金完成节水改造工程,校方享受全部节水收益,节水服务企业通过回收废弃物(尿液)进行成本回收。
节水改造后,经测算,每年可节约用水量约4万t,按照当前学校用水单价4.47元/t计算,节水改造后年节约水费可达17.88万元。根据学校年平均用水量(约128万t),节水率约3.1%。
同时,合同节水项目带来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节水改造后,卫生间在减少排污量的同时空气环境也得到较大改善,提升了师生如厕舒适度。根据2015年陕西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82t测算,按照年节省的4万t水可以支撑487.8万元的地区工业增加值。按照西安市人均生活用水50t/a计算,可以解决800人的家庭生活用水。自项目进入施工期到目前,已有多家单位到西安石油大学调研,实地学习、研讨先进的节水模式,省市各级领导对于该模式也表达了充分认可与肯定。
四、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的前景展望
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是在典型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而形成的。典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会遇到以下问题:
1.激励政策尚不到位
《关于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符合条件的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可按相关政策享受税收优惠。各地、各有关部门可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和政策手段,对实施合同节水管理的项目予以支持,但目前激励政策不到位。比如高校实施合同节水管理,节水改造经费在财政经费中没有列支科目,节水服务企业在回收资金时遇到较大困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用水户进行节水改造工作的积极性。因对用水户和节水服务企业都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水价调整、鼓励扶持政策不到位,造成用水户与节水服务企业持观望态度。
2.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相配套的制度有待建立
针对用水户节水责任与义务,在招投标、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制度、财政支出制度等方面配套制度有待完善。
3.节水服务企业融资难、风险大、积极性不高
大多数节水服务企业可抵押资产少,银行融资难。效率和贷款规模均难以满足需求。由于水价偏低,节水投入与收益不成比例,投资周期长,投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对节水服务企业缺少吸引力。由于先期投入后分享效益,无论采取哪种模式,合同节水管理的主要风险集中在节水服务公司。
4.技术力量薄弱
健全标准和计量体系是实施合同节水管理的主要技术支撑。合同节水管理需要的用水计量、节水量第三方评估、节水效益评价等技术支撑还很薄弱。
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对于高校具有零投资、收益独享、改善用水环境、降低排污量等优势,而节水服务企业通过置换资源获取收益,并将废弃物再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形成一条绿色环保的产业链。
本项目实施后,学校无需投入资金,即可使卫生间环境得以改善,还可获得节水改造所带来的全部收益,同时降低了排污量,节省了排污费用。节水服务企业初期投资费用较大,但通过收集废弃资源——尿液,提取人源尿激酶、乌司他丁等尿蛋白激素类产品,用于抗肿瘤、抗病毒、心脑血管等疾病特效药的制取,以获取收益,可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成本回收期。完成人源蛋白提取的尿液,还可用于有机叶面肥及土壤改良剂制取。有机叶面肥营养配比均衡、富含益生菌、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长期使用对土壤修复有良好效果,达到高产优质目的。
通过分析西安石油大学案例可以看出,实施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的主体双方都可获取可观的收益,从而提高了双方节水改造的积极性,使先进的节水技术及产品得以推广。
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是一项用水户、节水服务企业、政府多方共赢的先进模式。其主要适用于高校等用水量大且集中的区域。陕西省高校众多,推广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将具有广阔前景及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