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节水管理工作经验宣传专题】江西:以创建节水型高校为契机 稳步推推进高校合同节水管理

时间:2022-07-20 来源:江西省水利厅

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各地积极推动开展合同节水管理,研究制定合同节水管理相关政策,推动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落地,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宣传各地典型经验做法,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官微和合同节水管理服务平台同步开设专题,陆续发布各地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工作的经验,为进一步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江西:以创建节水型高校为契机

稳步推进高校合同节水管理

江西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不断强化水资源集约节约管理,纵深推进国家节水行动,按照《江西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和《江西省节水型高校建设工作方案》部署要求,大力推动高校节水工作,深挖高校节水潜力,强化高校节水监管,着力推广高校合同节水管理模式,节水型高校创建和高校合同节水管理取得丰硕成果。

江西省共有高等院校105所,其中公立院校72所,民办院校33所;2所高校停止招生,4所学院在大学内部,没有独立校区。江西省具备创建节水型高校条件的院校共有99所。2021年,全省在校大学生约115万,近一半集中在省会南昌市,其余相对平均地分布在其他10个地市。大部分高等院校建设年代较早、管网较为老旧,且用水人数较多、较为集中,总体用水量偏大,是名副其实的用水大户。高校节水极具潜力,在高校推广合同节水大有可为。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水利部的关心支持下,江西省水利、教育和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共同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29所高校成功创建为省级节水型高校,3所高校获得省级高校水效领跑者荣誉称号,其中江西省水利职业学院获得“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荣誉称号,填补了江西省国家级节水载体的空白。

在29所省级节水型高校中,有20所高校采用了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占创建总数的69%,合同节水管理模式逐渐成为改造高校用水管网、提高高校用水效率、保障高校节水创建质效的主流管理模式。

领导高度重视 部署推动高校节水工作

江西省重视高校节水工作,省委书记多次就节水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全省积极推进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特别是要在全省高校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分管省领导亲自担任省级节水工作协调推进小组组长,连续2年主持召开协调推进小组会议,出席节水型高校授牌暨校园“节水大使”颁奖活动,部署全省节约用水工作,协调解决高校在推广合同节水中存在的问题。

在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部署推动下,江西省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节约水资源决策部署,笃行实干、创先争优,积极开展节水型高校创建,广大师生争当节约用水的践行者,校园“节水大使”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近年来,全省高校节水教育收效良好,节水型高校创建喜获丰收,节水降损减排取得实效,高校节约用水氛围浓厚。

健全法治政策 保障合同节水落实落地

2019年1月1日,《江西省节约用水办法》正式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培育、扶持和发展节约用水社会组织,引导公众广泛参与节约用水活动,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支持节约用水服务机构依法开展节约用水咨询、设计、评估、检测、认证以及提供节约用水改造、维修养护等服务。”为江西省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提供了法治支撑,也为创建节水型高校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提供了遵循。

2019年7月,江西省水利厅、教育厅、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行高校合同节水管理试点的实施意见》,是全国首家出台的高校合同节水规范性文件,为高校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实施节水改造、创建节水型高校提供了针对性的操作规范。同年底,省水利厅、教育厅、机关事务管理局再次联合印发了《江西省节水型高校建设工作方案》,鼓励高校积极采用合同节水方式创建节水型高校。

2020年和2021年,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联合印发了《江西省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合同能源(含合同节水)实施主体、实施程序以及实施年限,为高校开展合同节水提供了政策保障,有力解决了高校节水改造项目融资难、投资大、周期长、支付渠道不畅等现实问题,有效解除了高校和节水企业双方的后顾之忧。

加强典型引领 推动合同节水全面开展

2019年,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在江西省水利厅的推动下,率先开展效益分享型高校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年总用水量由2018年268526吨下降为2021年148763吨,节约水量近12万吨,节水率超过45%,节水成效显著,被评为全省第一批高校省级水效领跑者之一,同时获得“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

为加强示范引领,梳理总结合同节水先进经验,打造推广高校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江西省水利厅主动作为,在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打造了节水型高校科普示范和宣传教育平台,集中展示了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在合同节水效益分享型模式中所采取的管网改造、器具用水效率对比分析、在线监控管理等措施以及取得的节水成效,为全省有创建积极性的高校提供了模板和经验。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南昌航空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采用不同方式开展节水型高校创建,是江西省高校领域的省级水效领跑者。为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全省高校积极投入节水型高校建设,江西省水利厅编制了节水典型案例,将先进典型汇编成册,让其经验、模式成为全省高校学习借鉴的样板。同时,省水利厅每年举办节水培训班,邀请水利部综合事业局等单位有关专家为全省节水从业人员详细讲解合同节水方面的政策,宣传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的典型经验,促进合同节水管理的认同和推广。

运用激励考核 助力合同节水稳步推进

为了推进江西省节水工作,自2018年开始,江西省水利厅每年从省水资源费中列支2000万元,用于全省节约用水工作,支持全省节水载体创建。每年为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高校的所在地水利部门安排补助资金,特别是开展了合同节水的高校所在地水利部门,予以重点奖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激励各地各高校创建热情。

江西省水利厅将节水型高校创建和合同节水开展情况纳入省政府对市、县(区)人民政府的高质量发展考核当中,同时将节水工作统一纳入水利综合督查,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日常督查检查,并与年终考核关联进行扣分,以监督考核促进工作落实,确保节水型高校创建和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推广等工作顺利完成。


请完善基本信息

去完善

密码过于简单

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