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典型案例展播】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时间:2022-07-27 来源: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十三五”期间,各地积极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领域实施了一批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我们在全国已实施的合同节水项目中遴选典型案例奉献给广大读者,为各地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节水事业,大力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探索合同节水模式  打造丰水区合作模板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为深入推进高校节水工作,广东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技术力量,集成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推进校园节水建设。在省市及相关部门联合推动下,探索打造丰水地区高校合同节水样板,实施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校合同节水项目。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2017年深圳市印发《公共机构节能“十三五”规划》,主动加压,要求全市公共机构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人均用水量下降17%的目标。2017年,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选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7家单位为全市公共机构“十三五”节能(节水)试点单位,探索公共机构合同节能(节水)新模式和经验,打造新亮点,引领示范机关、教育、医疗等行业的节水工作。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共5个校区,其中留仙洞、西丽湖两个校区是主要教育教学基地,全日制住宿学生约1.5万人。

学校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前存在供水管道爆管漏水、老式机械水表计量不准确、用水器具陈旧、水效等级低等问题,每年用水量达114万m3,人均综合用水量约210L/(学生·d),用水定额偏高,用水浪费较大。[注:《广东省用水定额》(待修订)规定高等院校用水定额值250L/(学生·d)。]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曾先后通过更换节水龙头、利用雨水灌溉、加强物业管理等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学校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经认真调查论证,最终决定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方式在留仙洞、西丽湖两校区试点开展综合节水改造。学校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经公开招投标,确定深圳科信洁源低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实施单位。

二、主要实践举措

(一)项目的合作模式

学院合同节水管理项目采用节水效益分享模式,合同期10年(不含建设期)。企业前期投资490.2万元用于节水改造,承诺项目建成后最低年节水率不低于30%。企业每年按节约水费(需扣除35万元运营维护费)的95%分享收益,学校按5%分享收益,双方按季度进行结算。若年节水率达不到企业承诺的最低节水率,将降低企业节水收益比例。合同期内由企业负责对所建立和改造的节水系统进行维护管理,合同结束后所有建立、增加、更换的设备、仪表、器具移交学校,并保证能正常工作。

(二)项目的实施过程

2017年7月,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深职院EMC综合节水改造项目立项实施。同年11月,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就深职院合同节水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标,经专家评审确定深圳科信洁源低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12月,校企双方正式签订“深职院EMC综合节水改造项目”(以下简称“深职院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服务合同。2018年1月,企业利用寒假时间进入学校现场施工,同年5月完成深职院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全部内容,并于6月通过学校组织的验收。从2018年7月1日起,企业开始按季度计算分享节水收益,截至目前校企双方已完成6个季度的节水收益结算。

(三)项目的实施内容

深职院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实施前3年,学校平均用水量113.8万t,平均在校住宿学生人数1.5万人,学校综合水价5元/t,年平均水费支出为569.5万元。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实施地点包括留仙洞和西丽湖两个校区,其占地面积约97万m2,建筑面积约43.6万m2,有地下管线43604m和3247个管线特征点,以及3091间学生宿舍。项目主要实施内容如下:

1. 升级监控,管住用水——建立供水管网智能化管理云平台

企业在学校安装了27块区域远传水表、8个超声波流量计、11个压力传感器、2个空气质量传感器、2个压力调节阀和2个给水管排气阀,自主研发建立了深职院“供水管网系统智慧管理——远程在线监测、管理、控制云平台”,应用于学校的用水管理,实现了供水管网可视化、用水分区管理、实时水量平衡分析、漏损定位报警等诸多功能,提高了用水管理水平和效率(见图1)。

bdupload/image/202207/1658886423794551886.png

图1  远程在线监测、管理、控制云平台

2. 全面排查,严控漏损——优化和维修跑冒滴漏供水管道

采用先进齐全的探漏设备仪器,安排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探漏团队,对两校区地下43604.31m管线和3247个管线特征点进行全覆盖的勘查、漏损探测及漏点维修。探漏并实施维修20个点,更换主供水管70m、进水主管15m,使供水管网的漏损率完全达到国家《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16),并确保校区供水管网的漏水率小于5%(见图2)。

bdupload/image/202207/1658886440128548152.png

图2  管网维修改造

3.末端改造,提高效率——改造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终端用水器具

按照国家《节水型卫生洁具》(GB/T31436—2015)标准,改造宿舍和公共区域中不达标的终端用水器具:学生宿舍内,更换节水水箱3020个,更换维修面盆龙头4161个,加装水嘴5190个,更换花洒1018套,加装花洒节水阀2996个,更换维修蹲便器118个;公共区域内,安装大便脚踏节水阀1361个,安装小便斗节水阀芯600个,安装小便斗延时阀189个,更换面盆的水龙头477个,加装节水起泡器1150个(见图3、图4)。

bdupload/image/202207/1658886453440863703.png

图3  宿舍便池节水水箱改造前后对比图

bdupload/image/202207/1658886466339626818.png

图4  洗手间冲凉花洒改造前后对比图

4.强化监管,纠正错误用水行为——全面加强供水系统运营维护管理

企业在学校内设立供水系统运营维护小组,长期驻扎学校,建立日常维护管理制度,实行365天全天候维护管理,对发现和接报的管网或器具异常可在15min内到达现场进行维修处理。创建“节水报修”微信公众号,让在校师生通过公众号及时举报漏水现象,并随机给予红包奖励。同时,加强校园节水宣传,设立节水奖励资金,评选节水先进个人和集体,营造良好节水氛围。

三、主要成效

(一)取得显著的综合效益

深职院合同节水管理项目经独立第三方评估,年综合节水率达到30.4%,年节水量31.1万t,年节水收益约150万元,预计企业3年多可收回投资成本。学校超额完成“十三五”公共机构人均用水量下降17%的目标,人均综合用水量降至155L/(学生·d),低于国家和地方用水定额标准。同时,学校每年节省供水设施维护费35万元,可分享节水收益5.7万元。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为丰水地区乃至全国高校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打造了样板。

(二)开发先进的节水技术

项目实施企业研发的“供水管网系统智能化管理——监管控节水云平台”技术,获得国家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多项软件专利,入选生活服务业与农业领域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该平台系统涵盖了取水、用水、排水的智能化监测、管理、控制,使供用水管理实现了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管理,实现了安全稳定的供水,减少和避免了管网的漏损,同时提高了供用水的预警及应急管理能力,达到科学智慧运营管理水务和节水的目的。

(三)发挥有效的示范作用

深职院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是广东省首个高校合同节水管理项目,也是全国唯一由政府立项和招标的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获得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等部门认可。2018年12月,第一届全国绿色学校节能环保研讨会期间,全国10个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260所高校的300多名代表集体调研考查该项目。项目实施完成以来,先后有多家省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前来参观学习,发挥了有效的节水示范作用。


请完善基本信息

去完善

密码过于简单

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