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十三五”期间,各地积极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领域实施了一批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我们在全国已实施的合同节水项目中遴选典型案例奉献给广大读者,为各地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节水事业,大力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创新节水模式 引领科技浪潮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双鸭山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与土地资源、经济发展不相匹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量迅速增加,同时废污水的污染负荷也日益加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低,农业用水损耗较大,城市地下水开采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个别地区出现地下水超采现象,所以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高效利用水资源,对双鸭山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节水先行的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水利部党组工作部署,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节约用水,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提出“合同节水管理”的节水创新思路。
双鸭山市大胆尝试,积极与北京国泰节水公司取得联系。经多方努力,北京国泰节水公司为双鸭山市人民医院制订了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改造方案,并于2016年7月4日双方签订了合同节水管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自此,政企合作的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在水资源节约、保护、利用方面全方位发力,新型节水技术与节水产品在双鸭山市得到了推广。
二、改革思路和主要做法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新址位于尖山区滨水北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建设总投资6.4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6.3万m2,建筑面积9万m2,设计床位1000张,预计年门诊量30万人次,年出院患者4万人次。新人民医院主楼分A、B、C区,分别为门诊部、医技急诊部和住院病区三个楼区。双鸭山市人民医院于2017年7月整体搬迁至市区滨水北城新址。新医院计划日用水量800~1000t,年用水总量在30~35万t,新医院投入使用后每天将产生污水800t。按照国务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要求,双鸭山市人民医院新址项目需增设污水回用系统。为保证新人民医院投入使用后达到省、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相关要求,双鸭山市水务局创新节水思路,采用节水新模式,经过多方协调和运作,促成了北京国泰节水公司和双鸭山市人民医院以合同节水管理的方式合作医院污水回用项目。
三、医院合同节水项目工艺流程及收益分析
1.工艺流程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医院来水进入到化粪池,化粪池的上清液进入到调节池,调节池内设置提升泵对污水进行定量提升至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出水进入到二级接触氧化池,氧化池出水进入到二沉池,二沉池出水进入到中间水池,中间水池出水通过提升泵的提升进入到石英砂过滤器,出水进入到活性炭吸附器,出水进入到接触消毒池。从接触消毒池(投加消毒剂)出来的水就可以回用了。二沉池的污泥通过污泥泵定期排至污泥浓缩池,浓缩池的上清液进入到调节池,池内的污泥通过污泥提升泵提升至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脱水后污泥卫生处理。
2.收益分析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项目由北京国泰节水公司一次性投入315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178万元,污水处理设备投资137万元,工程年节水量为20万t,合同期为10年,前5年以节约的水费支付项目投资乙方享有100%的项目效益,第6~10年分别按甲乙双方1:9、2:8、3:7、4:6、5:5的分配比例分享收益。项目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2017年5月竣工,2017年6月正式运行。
该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正常运行后将实现污水日处理量560m3,处理水经消毒后回用到医院冲厕、绿化等,每年可节水20.16万t,按每吨自来水7.4元(其中污水处理费1.4元)计算,每年可节省自来水水费149万元。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是黑龙江省合同节水管理的成功范例,为黑龙江省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的全面推广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经测算,项目投资总金额315万元,理论运行费用28.3万元/年,预期节水总收益107.3万元/年,每年净收益约79万元,约四年收回成本。项目设计寿命20年,按照最低使用15年保守计算,可通过此污水处理系统实现节水效益790万元。
四、合同节水项目主要成效
1.示范引领,深挖潜力
合同节水管理是《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着力倡导的节水模式,也是政企合作方式的创新。以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建设的双鸭山市人民医院污水处理项目已成功实施,目前系统运转正常,达到了预期效果,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推广初步告捷。双鸭山市及时总结合同节水管理试点工作的经验,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用水行业、各用水单位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的信心,鼓励企事业单位以合同节水管理的方式实施节水技术改造,以达到节水增效的目标。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经验的推广,为双鸭山市合同节水管理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2.总结经验,促进发展
一是双鸭山市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的推广缺少外部的推动力,致使合同节水管理难以达到规模化发展的效果。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的相关政策,支持节水产业的发展。二是双鸭山市在公共机构中推行合同节水管理进度缓慢,原因是投入资金大,节水收益小,回报周期长。另外,财政拨款的公共机构合同节水管理改造后降低了水费支出,财政拨款随之减少,节水改造投入没有偿还渠道。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公共机构开展合同节水管理的相关政策,并保障节水收益用于回报节水改造项目。三是双鸭山市农业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收益不明显,推广难度大,农业合同节水管理与农业用水管理制度不能有效地衔接。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更加规范严格的农业用水管理制度,并将农业水权确权交易与合同节水管理结合起来。四是双鸭山市在合同节水管理项目的监管上缺少依据,对合同约定双方的监督和约束力度不足。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合同节水管理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保证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正常有序的运行。
3.重点推介,促进合作
为了着力在双鸭山市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便于国内节水公司与双鸭山市用水大户对接合作,2016年4月,双鸭山市召开全市合同节水管理现场会,为双鸭山市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的推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4.营造氛围,深入推广
通过开展节水专题讲座、观看宣传片、建设节水文化走廊、制作宣传展板、张贴节水标识、网站宣传等多种形式,引导教育广大市民,从日常做起,从细节入手,积极参与到节水护水的行动中来,自觉成为节约用水的宣传者和推动者。同时,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主题宣传活动,在社区设立多个宣传站,利用悬挂条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出动流动宣传车以及办公楼前LED屏幕播放标语、线上宣传相结合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水利法律法规、普及节水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市民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观念和意识。
在水文化建设上,双鸭山市在寒葱沟水库的市水情教育基地设置了集中展示区,集中展示区分水文化景观区和水文化知识区两部分,集中展示了水文化和水知识,参观者通过参观了解治水历史和节水知识,体验水文化,感受水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爱水、惜水、护水的保护意识。水情基地运行以来,社会各界参观人数达千余人次;在节水宣传模式上,我们力求创新,采取制作节水宣传片、发放宣传手册、自制桌签牌和瓶挂、定制节水知识宣传日记本等多种宣传方式,营造出良好的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