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典型案例展播】北方民族大学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时间:2022-09-14 来源: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十三五”期间,各地积极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领域实施了一批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我们在全国已实施的合同节水项目中遴选典型案例奉献给广大读者,为各地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节水事业,大力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示范高校节水  引领行业意识

——北方民族大学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水资源严重短缺,长期以来制约着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北方民族大学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自治区的部委高校,校园东西区占地面积约108万m3,师生人数约2.4万余人,绿地面积约40万m2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关行业用水定额的通知》(宁政办发〔2014〕182号文件),教育事业用水定额为100L/(人·d)。2019年学校用水总量为82.7万m3,其中,估算学校家属院全年用水量为6万m3及工程施工用水量5万m3,故学校2019年实际用水量为71.7万m3,学校师生、服务保障用工人员、施工人员核算用能人数为24700,年人均水耗29.02m3,即96.73L/(人·d)。虽然2020年学校通过了自治区节水型公共单位创建验收,但学校节水管理工作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学校用水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学生节水意识不强,各部门用水计量还需要进一步到位,废水回用率较低等问题。

一、迅速行动,打造合同节水先行示范

开展节水型单位建设以来,北方民族大学校党委始终重视节水工作,作为自治区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申报单位,考虑到学校每年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大,为了更好地重复利用水资源,校党委认为引进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建设分布式污水雨水收集处理中水回用设施,可以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高效利用,让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发挥效益,解决日益突出的用水矛盾,对带动全区高校打造节水型高校、推动高校实现节水减排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二、互利共赢,引入社会力量提供支撑

2019年初,学校通过向宁夏水利厅申请节水专项资金,开展了宁夏高校分布式污水雨水处理回用合同节水管理试点项目建设,8月完成项目基本建设方案论证,10月,宁夏水利厅对项目进行批复,要求实施合同节水管理。12月,学校通过公开招标形式,确定宁夏元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元蔚环保科技公司)作为合同节水管理服务企业实施分布式污水雨水处理中水回用一体化试点项目,朝着“政府+社会投资”推进学校节水减排迈出了第一步。

学校分布式污水雨水处理中水回用一体化试点项目由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经相关领域的专家在水平衡、工艺设计、工艺流程、处理站结构、池容积等方面进行反复论证,最终确定项目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结合现有排水、输水管道和土地利用条件,新建日处理能力120m3的污水处理站1座及配套调节池、污泥池、中水池,雨水回用蓄水池各1座,安装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备,铺设管道8.6km,安装微喷喷头1500个。中水水质符合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满足学校部分绿化区绿化使用,降低新鲜水消耗,从而达到节水减排作用。

其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一体化设施实现无人值守,远程自动控制,使得设备从进水到出水全流程自动运行,发生故障能够自动报警并自动切换备用设备,能将处理水量、电耗等参数实时发送给用户。该设备由宁夏元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入,学校与公司签订10年服务运营合同,通过分享实际使用中水费用来获得回报,前5年为节约的自来水(自来水量等同使用中水量)水费的90%,后5年为自来水水费的70%,10年以后设备所有权、使用权归学校。在合同节水管理服务期内,设备的运行维护费、设备运行电费、药剂费、水质检测费(至少每季度提供一次第三方出具的检测报告)、设备更新费、配件更换费、污水处理淤泥费用等均由元蔚环保科技公司负责。元蔚环保科技公司主动承诺,在服务期内负责中水回用区域内绿化日常喷灌工作以及喷灌设施的维护工作,承诺工程为“交钥匙”工程。

三、压茬推进,合同节水机制逐步成熟

本试点项目体现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类的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关键设备通过社会资本引入,由后期获得节水效益支付核心设备费用,校方和设备投资方按年度分享节水效益,极大地解决了高校缺乏核心技术的难题。通过中水回用,改善了学校的绿化用水设施和取水途径,节水效果明显。通过测算,学校每年可减少污水排放量约2.24万m3,生活污水经再生处理后,大部分中水可以重新回用,中水回用率均达85%以上。

项目充分证实了分布式中水回用是当前节水工作中挖掘潜力的节水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减少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在宁夏等缺水地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水资源匮乏的西北地区相当于开辟了第二水源地,对缓解城市供水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减少了污水排放,甚至在非冬季节能够做到污水零排放,从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并减轻市政污水厂的负荷,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的经济负担;另外,中水回用用于绿化灌溉时,能够使污水中的氮、磷通过植物的吸收得以在自然界良性循环,既去除了氮、磷的污染危害,保证了植物的生长需要,又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

四、试点先行,引领行业树立看齐意识

学校以月为统计周期,依托能耗监测平台,根据建筑区域和能耗种类进行了分项、分级计量和统计,制定了北方民族大学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北方民族大学用水计量统计管理制度、北方民族大学计划用水管理规定、北方民族大学节水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等6项节水制度,明确责任主体,从强监管的角度,全方位对用水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学校不断加大节水资金投入,先后对老旧管网、用水器具、绿化灌溉等进行节水改造,更换节水器具330余件(图1),改造微喷绿化面积2万m3(图2)。

bdupload/image/202209/1663209742360757643.jpg

bdupload/image/202209/1663212253296386603.jpg

图2—改造微喷绿化

深入开展节水型高校建设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学校本身节水减排,示范带动全社会节约用水,还可以培育一代代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节约用水、文明用水的时代青年,对推进全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节水型高校建设过程中,营造亲水、惜水、爱水的良好氛围,对绿色校园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多层次的校园节水文化体系建设,使节水成为全校师生的良好风尚和自觉行动。2019年,学校制定了“北方民族大学学生节能用能宣传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号召全校师生强化节约自律行为,给2019级新生发放“守则”5700余份;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大型活动4次;利用校园网、宣传栏、电子屏滚动播放节水标语,建立节水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开展节水护水展板宣传4期,在重点用水区域张贴节水标语3000余份,让节水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争做节水护水宣传员,带动身边人加入到节约用水的队伍中来(图3)。

bdupload/image/202209/1663209957008028824.jpg

图3—北方民族大学学生节能用能守则

本项目的实施在取得节水效益的同时,提高了校园的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积极响应了国家及自治区的节水政策和号召,为自治区打造节水型社会建设省级示范区升级版贡献了一份力量,打造了区域治污节水示范样板和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将在宁夏乃至全国树立起节水减排的典范。


请完善基本信息

去完善

密码过于简单

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