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典型案例展播】南京市外国语学校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时间:2022-09-21 来源: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十三五”期间,各地积极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领域实施了一批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我们在全国已实施的合同节水项目中遴选典型案例奉献给广大读者,为各地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节水事业,大力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实施科学精细管理  弄潮社会节水新模式

——南京市外国语学校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2017年5月,南京市水务局发布《关于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选择首批合同节水试点项目的通知》(宁水资〔2017〕342号)。2018年8月,全省首个基于物联网的DMA分区节水项目落地南外仙林校区。

一、项目背景

受地理以及校园管网使用年限等因素的影响,南京市的校园管网漏损率一直居高不下。南京市外国语学校(仙林校区)占地410亩,目前共有6000余名学生、近千名教职工。项目实施前的预估漏水率为35%,经过实施DMA分区计量后精准漏水率为49%。该校区管网已运行15年,近年来自来水管网暗漏严重,虽然进行了十多次维修,但效果并不明显。为此,学校不得不承担额外的水费支出。经测算,2017年学校用水量超过30万m3,产生水费95.7万元,产生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25万元,全年校园管网修漏维修成本支出近10万元,全年总支出130.7万元,此费用不含雨水回收设施的改造费用。

二、“节水保姆”进校园

2018年在南京市供水节水指导中心的牵头下,南京市外国语学校(仙林校区)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南京分公司开展了DMA合同节水项目探索,三方经过3个月的勘查和论证,在2018年11月正式签署了DMA合同节水的项目合作协议,合作期限10年。项目充分发挥中国联通作为通信运营商的技术优势,由中国联通作为合作企业,进行南外仙林校区的管网智能化改造、日常用水的监测和漏损治理,由此节约的水费双方共享。按照合同约定,学校支付的水费下降为95万元/a,中国联通在服务期内采取全方位的节水服务,全面管理校园用水情况,通过管道维修、雨水资源利用等节水手段,全面控制漏损率,降低校园的自来水耗水量,每年95万元费用除去为学校缴纳其正常情况下用水产生的水费、管网修漏费、DMA系统维护费等费用外,剩余的部分为节水修漏后节约水量所产生的效益,为中国联通所有。

南外仙林校区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图1)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bdupload/image/202209/1663722362882221241.jpg

图1 合同节水基本内容及流程

1.开展节水核查

对学校用水性质、用水结构、用水特点、用水规模、计量表具、管网状况、夜间流量、定额水量及管水制度等进行核实检查,全面采集学校用水信息。

2.地下管网及设施的全面勘测、维修

利用DMA分区的在线监测数据进行管网的漏损监测及漏点定位,通过检测挖掘供水管网漏失点进而通过堵漏、管道更新等措施降低管网漏失率,减少输水浪费,实现节水目的。通过对地下管网进行全面检测及封堵,学校夜间流量由原先的22~23 m3/h(仅此一项,全年就损失水费50万元),降低为11~13 m3/h(仅此一项减少近45%~50%的漏水损失)。随着项目的实施,夜间流量被进一步控制在5 m3/h内,将损漏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

3.校园DMA分区建设

依据校园管网现状进行DMA分区划分,并安装用于计量的远传水表,实现分区内用水数据的实时记录。

4.建设智慧水务综合服务平台

系统建设以供水服务标准化、调度智能化、管理精细化为建设目标,实现对校园供水管网设施的全面、动态化管理,实时监控管网运行状态,实时在线检漏查漏,自动预警,辅助爆管事故处理(图2)。充分利用网络、物联网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服务效能整合与升级,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资产运维管理效率。

bdupload/image/202209/1663722527244355634.jpg

5.其它节水措施

(1)完善校园的节水制度(表1)

表1  校园节水管理制度

bdupload/image/202209/1663723785682512784.jpg


(2)加强节水宣传与教育

开展节水宣传主题活动:把节水宣传纳入学校宣传活动规划,确保节水型校园建设的计划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在办公室楼大厅滚动播放节水宣传标语:公共宣传区域播放节水宣传标语、海报、微视频等,营造节水氛围。

发动师生参与节水活动:积极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节水活动,如节水知识有奖答题、节水倡议书签名活动等,引导广大师生参与节水志愿活动,遵守节水行为规范。

张贴节水标语:在卫生间、食堂等主要用水场所和器具显著位置张贴节水标语。

开展节水公示,曝光浪费现象:通过学校门户网站等渠道发布节水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公示用水数据,曝光浪费现象,促进行为节水。

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多种媒体开展节水宣传,普及节水知识,宣传节水经验。

三、“合同节水”主要成效

数据显示,实施合同节水后,以2017年为基期计算,累计节水8.7万t,共计节约水费28万元(按照教育水价计算),其中用水量最大的月份同比节约水费4万元,平均节水率达27.4%。按照目前的测算,预计十年共可节约用水支出320万元,年均节水率近30%,人均用水单耗下降超过20%。南外仙林校区合同节水实施前后人均用水单耗对比,如表2所示。

同时,合同节水项目带来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根据2018年江苏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70.7t测算,年节省的7.8万t水可以支撑1100万元的地区工业增加值。按照南京市人均家庭生活用水40t/a计算,可以解决1950人的家庭生活用水。按每使用1t清水产生0.7t污水计算,学校每年共计减少排污5.46万t,预计合同期内减少排污总量为54余万t,所以节水不仅能节约水资源,还节能减排,减少了对环境的压力。

年份

年用水量

(万m3

用水人数

(人)

人均用水单耗

[m3/(人·a)]

定额标准

[m3/(人·a)]

2017

28.1

6000

46.9

26

2018

30.2

6500

46.5

2019

26.1

7000

37.4

2020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水量不纳入统计,预计人均单耗下降至26 m3/(人·a)以内

表2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校区)合同节水实施前后人均用水单耗对比

项目于2019年3月通过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节约用水办公室调研汇报,确认为全省样板项目,向全省进行推广。目前,上海、苏州、淮安水务局已来校学习交流,节水成效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合同节水管理不仅破解了节水改造资金难题,同时促进了后期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国联通南京分公司作为本地优质的通信运营商,具备专业的本地化服务团队和成熟的服务体系,借助实时监测、无线传输、数据分析、峰值报警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智慧水务综合服务平台,南外仙林校区已经形成了监、管、控为一体的节水系统。维护方面,实行标准化、制度化、智能化、精细化维护管理,从而实现了精细的用水管控与废水的有效利用,使学校不仅节约了大量水费,还节省了人力、物力和精力。 


请完善基本信息

去完善

密码过于简单

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