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典型案例展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时间:2022-12-16 来源:水利部综合水利事业局

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十三五”期间,各地积极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领域实施了一批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我们在全国已实施的合同节水项目中遴选典型案例奉献给广大读者,为各地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节水事业,大力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科学节水促改革  建章立制显长效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2018年1月22日,贵州省黔南州水务局、黔南州教育局召开了黔南州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试点工作启动会(图1),后续组织专家评审研究实施方案,选定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试点单位之一,并于2018年6月27日颁发了《黔南州水务局、黔南州教育局关于明确合同节水管理模式试点示范学校的通知》(黔南水发〔2018〕15号)。

bdupload/image/202212/1671164941083976802.jpg

图1  黔南州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试点工作启动会

一、项目背景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院校,也是贵州省第一所专升本的地方高校。学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市。在校人数1.4万人。项目实施前,学校年用水总量达79万m3,年水费金额217万元,人均用水量为309L/(人·d),远远高于高校人均用水量120L/(人·d)的标准。

用水超标的原因有供水管网土壤腐蚀和年久老化;地基沉降拉伸和压力频繁变动导致的管道漏损;旧式用水终端不节水,大量器具老化漏损;很多楼宇没有用水计量设施,用水管理不够精细,用水环境较差。提高学校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打造高校节水的试点示范并为其他公共机构节水提供可借鉴经验,始终是当地水务局领导及学校党委领导心头一项重要难事。

二、项目实施内容

2018年8月1日,黔南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合同节水管理服务采购竞争性磋商公告》(招标编号:YSZB2018—QNO16)。8月14日在黔南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公开竞标、专家评议,确定贵州创亿宝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为学院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服务商。8月16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与贵州创亿宝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亿宝能”)签订了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服务合同,采用效益分享型模式,节水效益按甲乙双方2:8的比例分配,合同期限为10年,总投资472万元。于11月正式进入运维管理期,同时产生节水收益,于2019年9月通过相关部门验收。项目实施起的主要节水改造工程包括以下方面:

(一)供水管网系统勘测普查及管网图绘制

创亿宝能公司首先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全面勘测记录学院各级计量水表、各级控制阀门、地下管线勘测、建筑供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绿化供水系统、各类终端用水器具及其水嘴 (图2),录入水务信息管理系统,绘制学院供水系统三维管网图 (图3)。

bdupload/image/202212/1671165014336414660.jpg

图2  技术人员运用管线探地雷达对学院的供水管网进行探查定位

bdupload/image/202212/1671165045178507594.jpg

图3  黔南师范学院3D供水管网图及流量监测点

(二)供水管网监控与管理系统平台

利用系统软件与校园已有网络资源,对校园供水管网系统进行分布式监控与集中管理,实现校园供水的实时数据与学校分类用水在线计量,以便学校完善相关用水管理制度,进行能耗审计、能源公示和节水改造,使学校节水管理工作达到数据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图4)。

bdupload/image/202212/1671165080312387411.jpg

图4 流量监测点用水量分析曲线图

(三)管网漏损检测与改造

施工安装远传超声波流量计18台(图5)、控水阀门26只,开挖修砌观察阀门表井25座,实行校区用水的总计量和各建筑楼宇分计量在线监测与管理。平台实时分析预警,技术人员利用先进的地下管网漏水探测设备探测预警区域供水管网。通过监控平台报警、管网压力测量及分析、栓听音探测、路面听音探测、大口径管道漏水探测等手段发现并及时修复漏损点(图6)。

bdupload/image/202212/1671165162139740810.png

图 5  安装远传超声波流量计

bdupload/image/202212/1671165200338804654.png

图6  经探测后开挖出的部分漏水点

(四)终端节水器具升级更换

将卫生间原有面盆龙头、墩布池龙头、小便池、蹲便器、高位水箱等用水终端换成节水器具,学院节水型用水终端器具覆盖率已达100%;卫生间局部给水管道加装截止阀;在教学楼、学生宿舍低楼层用水设施加装恒流控制阀共计6500支(图7),控制低楼层的水压和流量,同时更换了5500余只节水龙头、节水缓冲阀等节水设备,将公共卫生间沟槽式厕所冲水箱改为智能红外线感应冲水,人来即冲人走水停(图8)。

bdupload/image/202212/1671165231680017508.png

图7  恒流恒压控制阀安装

bdupload/image/202212/1671165258647109932.png

图8  智能红外感应冲水阀

(五)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建设(图9、10)

将处理收集的雨水用作校区内绿化、路面清洗和水景用水,保证用水需求的情况下减少用水量,且带来了经济效益。目前雨水日用量达40m³。

bdupload/image/202212/1671165290762022210.jpg

图9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管网示意图

bdupload/image/202212/1671165327979752626.png

图10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六)建立节水管理长效机制

在项目开始实施后,学院后勤领导立即组建项目运维团队,全面接管供水管网系统、用水终端的日常维修工作,前期通过微信群对日常运维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在节水技术改造工作期间已进行各项供水系统维护维修工作,跑冒滴漏等现象大幅减少。后续为提高维修工作效率,组织技术人员开发报修平台系统,师生可通过手机扫描用水点处的二维码,进入报修平台快速报修,运维人员随即维修处理。

(七)节水宣传

2019年9月27日,创亿宝能公司与学校联合开展节约型社会建设知识竞赛活动。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期间,组织学生开展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主题实践活动。

三、主要成效

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共计节水达70.3万t,共计节约水费224.96万元(目前都匀市水费为3.20元/t),10年合同期内学校至少可节约1285.4万元,平均节水率达51%,每年减少供水管网系统维护维修的人工及材料成本约22万元。

项目也带来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根据2017年贵州省万元工业增加耗水57.7t计算,学校年节省的93.7万t水可以支撑1.6亿元工业增值。按照每使用1t清水产生0.85t污水计算,学校每年共计减少排污约80万t,预计合同期内减少排污总量约800万t。2019年,学院被贵州省水利厅、贵州省住建厅评为“省级节水型单位”。安顺职业技术学院、遵义医科大学、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来学院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贵州省水利厅推荐,广西自治区水利厅、南宁市水务局组织广西自治区4所高校,组成高校合同节水先进单位学习考察团实地学习合同节水项目的相关经验(图11、12)。

bdupload/image/202212/1671165429535963422.png

图11  贵州省水利厅调研组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开展工作调研

bdupload/image/202212/1671165454421609849.jpg

图12  南宁市考察组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进行考察交流

四、经验启示

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鼓励高校资本投入合同节水项目建设。建立稳定多元化的节水投资渠道和 “超罚节奖”的节水激励机制,支持节水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推广,奖励率先开展合同节水项目的高校。具体的财政鼓励政策主要有以下方面:

(1)将节水改造费用列入公共机构的预算和采购,提高公共机构开展合同节水管理的积极性。

(2)地方政府设置节水改造专项资金,委托相应的运作机构,开展合同节水的试点示范。

(3)政府拿出部分财政资金支持节水金融创新,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如节水基金、节水贷等。


请完善基本信息

去完善

密码过于简单

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