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十三五”期间,各地积极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领域实施了一批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我们在全国已实施的合同节水项目中遴选典型案例奉献给广大读者,为各地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节水事业,大力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推行合同节水目标化 实现多方共赢
——湖南工程学院合同节水项目案例
湖南工程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开展的建设节约型校园活动, 2015年后勤处结合学校的实际,提出了合同节水目标化管理方案,在不改变现有用水习惯、不降低使用舒适度情况下,由节水服务公司投资建设校区水量监控平台,升级改造用水设施,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维修和保养。节水服务公司和学校按照合同约定的节水目标和分成比例收回投资成本、分享节水效益。2015年通过公开招标,湖南工程学院与湖南威望迪水务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启动为期四年(2+2)的校园合同节水目标化管理工作。
一、项目背景
湖南工程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湘潭市,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与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实行中央与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和“文明高等学校”,学生人数为2.1万人。
校区用水管理存在着地下供水管网铺设年代久、材质多样化、缺乏准确的数字化管网图、用水计量率较低、采用的普通机械式计量水表损坏严重等情况,2015年以前年用水总量在244万t以上。另外,政策引导和支持不够、节水改造资金不足,节水硬件不到位,管理举措跟不上,造成水资源浪费情况非常严重。
二、实践举措
校方提供项目工作范围的地形图、建筑总平面布置图等资料和相关数据,并维修用水设备、监管节水合同的实施;企业负责实施前期查勘、设计方案、投资、产品选择、施工、节水设备的更新改造、绘制校园数字化管网图、分级分区计量表计的安装调试维护、建设供水运维服务一体化的校区水量监控平台及系统运营维护等(图1)。双方最终的收益基于实际节省的水费:项目共同收益=节水量×水价,其中节水量=项目实施前的用水量-项目实施后同期用水量,水价=当地用水价格。双方根据合同约定的合同期限及收益比例来分享收益。
图1 节水项目流程图
项目共4年,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企业投资建设节水相关基础设施(水量监控系统平台及设备投入,部分卫生间节水改造)及提供节水技术服务(校区供水管网成图、主动漏损控制等),总投资约90万元,以未执行合同节水前年用水量244万t为基准用水量,按下降水量的38%分享节水收益;第二期继续追加投入完善水量监控平台(对校区实现区域监控及一、二、三级计量体系),完成部分基础设施的节水改造,进一步提高节水服务质量、响应速度等,总投资约120万元,以第一合同期平均年用水量168万t为基准,用水量节水效益分享按基本节水目标管理费23万元以及70%,节水费用分享来获得节水收益。如果年水量超过168万t则按自来水单价从基本节水目标管理费中扣除,扣除的金额如超出基本节水目标管理费则合同自行终止。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远程监控平台安装区域水量数据实时采集传输系统,对校区一级水量及重点区域新增智能水表及远传设备共计30台。一级监控点共10处,其中南校区4处、北校区3处、滨江1处、体育馆1处、新校区1处。另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共计20台。
(2)将北校区的学生宿舍4栋、5栋、6栋、7栋、10栋、11栋和校医院,南校区的学生宿舍7栋、8栋、10栋、培训楼的沟槽式厕所全部改造为按压式延时阀控制冲水的方式,共计改造安装延时阀237套。通过安装68套红外感应式自动冲厕设备取代损坏的延时阀控制设备(图2)。南校区学生宿舍6栋和综合楼男生女生宿舍采用拉杆式水箱控制(28套),南校区教学楼水箱采用电动落水胆控制(15套)。2017年,企业更换了北校区教学区域的厕所损坏的设备25套。
图2 红外感应式自动冲厕设备安装及调试
(3)通过现场勘测,完善了整个新校区、北校区和南校区地下供水管网图(CAD版)(图3)。
(4)4年期间检测出暗漏点共计131处;通过实时监控平台数据异常维护用水设施、器具累计100余处,高效率完成学院的实时用水监控分析、巡查和维护,及时解决增量损耗问题,达到长效节水、控水的工作目的。
图3 新校区综合管网图
(5)水务运维服务一体化监控平台的构建。
1)供水监控管理DMA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供水监控管理DMA模型
2)DMA专用MAG-AX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共计投入30台,完成校区一级和重点用水区域的远程监控(图5、图6)。
图5 用水区域远程监控系统界面
图6 水务运维服务一体化监控平台施工及设备现场照片
3)水务管理平台——搭载DMA专用表具,通过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深度挖掘、辅助决策、智能处理等方式,整合供水管网各类相关数据实现高效管理(图7)。
三、主要成效
以合同年度用水基准量244万t计算,2015—2016年用水量下降至176万t,节约水量68万t,节水率27%;2016-2017年度年用水量下降至160万t,节约水量84万t,节水率34%;2017—2019两个年度用水量下降至150万t,相对基准水量244万t累计节约两年累计节约用水量188万t,平均节水率达到38%。四年内减少了污水排放总量340万t;合同周期内学院共计节约水费支出900万元,同期减少了学校表计、节水器具等硬件投入和管网漏损检测、平台软件投入经费200余万元,合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100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图7 水务管理平台监控系统与运维服务流程图
四、经验启示
水务运维服务一体化监控平台(图8)建设是“合同节水”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2017年11月21日新校区夜间流量大幅上升近100%,经巡查发现亲民公寓2栋突发26t/h爆管一处,日损耗水量近600t,运维人员及时发现和修复,充分发挥运维服务体系用水数据精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效率高的功能。
图8 爆管当日水务运维服务一体化监控平台及手机APP界面
通过水务运维服务一体化监控平台用水统计分析(图9),2017年度新校区1、2级公共区域供水管网年损耗率控制在2.18%,远低于行业标准。
图9 水务运维服务一体化监控平台用水统计分析图
该项目在湖南工程学院的成功推广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1.计量仪表硬件选型及完善的维护方案
基础计量仪表采用成本较高的电磁水表。该水表性能突出、质量可靠、有完善的售后维护体系。
2.水务监控平台
平台软件具有完善的监控、数据、水平衡分析及客户互动交流等模块。与电磁水表配合,能最大程度监控供水管网实时漏损情况。
3.合同节水方案的特殊性
项目量身制订节水方案,完善了校园一、二级计量体系的匹配,消除了供水管网水量监控盲区。
4.漏水检测技术
企业多年从事合同节水项目,具有漏水检测方面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技术人才,保证校园供水管网疑难漏损问题得到解决。
5.客户自身经济效益
项目充分考虑客户自身效益,既节水又节钱。
五、未来发展
合同节水管理取得了很好的节水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未来仍需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持续有力的政策支持、各节水服务商完成项目的客观务实和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