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聚焦科学灌溉 助力农业节水
时间:2025-08-21 来源: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实施科学灌溉、提高节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山东省围绕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政策体系,在构建科学灌溉制度体系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农业深度节水控水,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6504,为北方粮食产区节水灌溉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经验”。
坚持量水而行。全省大中型灌区基本实现取水许可管理,要求大中型灌区新建和改造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水资源刚性约束论证和审查。大力发展节水灌溉,2024年,全省新发展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110万亩,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24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0万亩。推动适水种植,2024年全省高耗水作物水稻种植面积较2023年下降4.55万亩,抗旱作物甘薯种植面积较2023年增加5.66万亩。
加强灌溉试验。全省建成1处灌溉试验中心站、4处重点站、2处一般站和7处数据采集点,形成“1+4+2+N”的站网布局,省财政累计投入21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提升、专用设备配套和技术培训,各站灌溉试验数据每年总结整编,其中龙口试验站积累了1978年至今的资料。中心站在全省布设42处站外数据采集点,覆盖11种特色作物,开展试验20余项,编制并发布5项技术标准规范。
强化定额管理。省水利厅发布《山东省农业用水定额》,包括种植业灌溉、林业灌溉、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用水定额,已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节水评价、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工作中广泛应用。
建设数字灌区。山东省建设了业务引领、智慧驱动的省级灌区运行管理系统,融合黄河水情、用水统计及各类整编数据220万条;4处水利部数字孪生试点灌区新建1071个水情监测点、321套闸门测控等设备,大幅提升综合感知能力;相继开发配水调度、需水预测等模型,水资源配置效率普遍提升10%以上。聊城市位山灌区基于生态水文模型和遥感墒情信息,夏灌提前10天判定未来旱情,每半月发布1期需水预测分析指南,指导农户科学灌溉,提高灌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