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变清流——甘肃金昌市金川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见闻
时间:2022-01-25 来源:金昌日报、甘肃省水利厅“有了污水处理站,家里马桶就不是摆设了,今年冬天,咱们一家就能和住在楼房里一样。”临近春节,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龙源村三组村民陈鹏龙利用‘手艺活’,轻松地将家里下水管接到家门外污水管网上,家里不仅用上了水冲式厕所,连以前最麻烦的生活污水也有了去处。
如今,这里的变化让生活在金川区的两镇百姓赞不绝口。1月13日,经专家联合验收后,标示着金川区两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设完工。该项目成为全省首家污水处理PPP项目。
全省第一个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动工了!
提起以往农村的厕所,化粪池的清掏、粪污去向等问题,一直是村民们的烦心事。
长期以来,金川区双湾镇、宁远堡镇两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村庄分布零散、人口密度低、基础投入大等因素限制,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老大难”和突出短板,困扰着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制约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针对这一顽疾,2018年以来,金川区结合区情实际,因地制宜,以农村水污染物减排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城中村接城市污水管网,中心村建设污水处理(厂)站、全区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的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路径。
伴随着城市群不断扩大,宁远堡镇西坡村、马家崖村、高崖子村、白家嘴村等城市周边村组演变为“城中村”,城市污水管网覆盖至城中村具备了成熟条件,金川区城中村污水管网全部接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设施,实现城乡一体收集,也为日后金川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实现90%全覆盖打下坚实基础。
污水治理关系千家万户,为促进民生领域项目落地,补齐资金缺口问题首当其冲。在面临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原始积累少、财政压力大的不利局面下,金川区不断深化民生工程投资体制改革,创新采取PPP模式补足资金投入缺口,加快民生领域项目建设,走出了一条体制机制完善、项目管理规范、风险防控有效的PPP项目建设新路径。
2018年起,金川区在先期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经验做法,以有限的财政资金,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PPP项目模式——由金川区人民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大禹农村环境投资集团合作筹资建设及运营管理,在金川区两镇22个行政村及区园艺场境内充分考虑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现状、村庄自然地理条件等实际情况,新建污水处理站19座,配套污水管网264.7公里。对两镇范围内的农户应接尽接,统筹推进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处理,全面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助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项目的实施,解决了以往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脏乱差”现象,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增强。
农村生活污水应收尽收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在金川区两镇,村民们对正在进行的污水治理工程格外关注。然而,起初他们对这项民生工程并不完全接受:
“污水处理厂修到‘家门口’臭味太大怎么办?”
“真的可以实实在在解决我们的生活污水排放难题吗?”
“用惯了农村旱厕,一定要改成水冲式厕所吗?”
为解决村民的疑虑,把民心工程办实。大禹节水金禹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区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共同出资并负责组建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维护工作。
该公司实行因村施策、因户施策的措施,逐村逐户进行深入走访,了解群众诉求,共同制定治理方案。
“我们邀请村民代表到其他修好的污水处理站亲身感受,打消他们关于污水处理站离家近、味道大的担心。还通过逐村逐户的宣传走访,向村民讲解该项目建成后的成效……”承担项目设计的负责人赵永刚告诉记者,项目设计之初,在工艺选择上,采用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适合北方寒冷地区污水处理需求AAO+MBBR工艺,有效解决了集中居住地的生活污水问题。
在治理前,大禹节水金禹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在每个村庄设计污水管道,做到一村一设计。户内根据院落的布置特点,将户内的厕所污水、厨房的污水、盥洗间的污水都进行了收集,收集到主管网内。
项目施工过程中狠抓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现场监督、项目公司检查、政府监督的四级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强化责任,层层落实。
负责施工的甘肃大禹节水集团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蔺彦军在开工初期向村民承诺:“我们根据设计文件以及区住建局核准的施工方案,以“为民不扰民”的原则,尽量保证村民的出行。 ”
现在,老百姓都挺满意的。
“没有污水了,卫生变好了,岁数大的出门也不用害怕滑倒了。”陈鹏达的母亲感慨地说。
金川区住建局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监管负责人贾得学说:“19座污水处理站建成后,能满足两镇近4万人的生活污水处理,下一步,我们将剩余的符合条件的村庄加快治理,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应收尽收,打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最后一米’。”
日处理1070立方米的污水变清流
1月13日,在金川区双湾镇下四分村污水处理站,伴随着处理系统运行的低音,村民生活污水经管网流入处理站污水池,经过格栅井、调节池等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依次进入厌氧池、缺氧池等处理后变成一泓清流,潺潺流向镇村旁的绿化带。
“该项目总投资1.94亿元,每天可以处理1070立方米污水。”金禹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盛世权介绍,污水处理后部分中水实现资源利用,通过旱厕提升改造收水,市政污水管网输水,一级处理站处理污水,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庞大的污水治理体系如何高效、稳定保障村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需求?
记者在金禹环保有限责任公司运营调度中心看到,利用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19座污水处理站动态信息同步联网,上传至金川区农村污水处理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备设施运行状态、进/出水水质、水量等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与共享。
“不论是哪个站点有故障报修,都会第一时间上传至系统报警,随后我们会派发工单,安排巡检组专业人员第一时间处理。”检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金川区努力补齐了影响农村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短板,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家家户户都将用上卫生方便的水冲厕所,有效防止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将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