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列入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
时间:2022-07-20 来源:江苏省水利厅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污水资源化利用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近日,江苏省宿迁市作为全省唯一地级市列入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将在中心城区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方面探索“宿迁模式”,贡献宿迁智慧。
高层次推动,列入先行示范。高站位统筹。宿迁市第一时间启动相关工作,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专题推进,建立了多部门密切协作的统筹工作机制。高层次指导。市水利局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向水利部、省水利厅领导作专门汇报,提出宿迁工作思路,请教工作路径。高水平支撑。委托水利部直属技术单位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作为支撑单位,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相关调查研究,编制试点实施方案。
精细化配置,彰显宿迁特色。宿迁位于黄淮平原,是南水北调东线城市,地理位置和水资源禀赋具有区域代表性,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不仅在江苏有典型性,亦可对黄淮平原周边地区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案例。跨区域统一配置。以已建成的115公里的跨区域再生水输配主管道为“纲”,建设延伸支管,实现再生水多次多级配置。适宜性优水优用。以主要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为“结”,提供面向不同用户需求水质条件的再生水水源,按“一厂一策”实行优水优用、分质供水。长远化机制保障。构建再生水利用配置的标准体系,明确建设、使用、运维、监管等方面的要求,逐步将城市再生水利用规范化、制度化。
多样化利用,助力绿色发展。践行“节水优先”。利用再生水可减少调水量,降低用水成本,缓解区域用水供需矛盾,为城市发展预留水量空间。落实“生态优先”。再生水不仅能缓解水资源压力,更能减少污水直排入河量,改善水环境。将符合标准的再生水用于城市河湖湿地生态补水,助力幸福河湖建设。实现“效益叠加”。推动再生水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生态环境和农林灌溉等领域,置换出的新鲜水可以支撑地区生产总值,保障河道生态需水。
再生水利用就是节水,就是减排,就是治污。下一步,宿迁市将围绕再生水利用率高、水质保障率高、用户覆盖面广的“两高一广”建设目标,探索配置模式和推进举措,提升试点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形成工程措施与制度机制协调的示范项目,守护南水北调清水北上,擘画一幅焕然一新的水韵名城水景图,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示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