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全力以赴应对“大烤” 力保供水安全、粮食安全
时间:2022-08-31 来源:安徽省水利厅今年入夏以来,安徽高温天气过程频发,6月1日—8月18日,全省平均高温日数3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2天(合肥以北大部、沿江江南东部偏多20~34天),为历史同期最多。特别是8月1日—8月24日,持续高温少雨,全省平均降雨20mm,较常年同期少8成,其中江淮之间偏少9成。由于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有效降雨少,水源消耗较大,部分地区供水形势紧张。面对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形势,安徽省全力应对,力保供水安全、粮食安全。
高位推进,坚决扛稳饮水安全、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抗旱保饮水安全、保粮食稳产工作。8月20日上午,省委书记郑栅洁在合肥市调研督导抗旱工作,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抗大旱、抗长旱,迅速行动、强化举措、扛起责任,坚决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全力保饮水安全、保秋粮稳产。8月20日,省长王清宪在安庆市检查抗旱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省全力抗旱,落实抗旱保丰收各项举措,切实解决好旱情下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减轻高温干旱对居民生活、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全力夺取秋粮丰收。8月20日-21日,省领导分赴各地调研督导防汛抗旱、安全生产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工作。8月18日下午,副省长张曙光在合肥主持召开抗旱工作专题会议,传达贯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强调要坚持有旱必抗、有苗必保,确保秋粮丰收和饮水安全。会议强调,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把抗旱保秋粮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超前部署,全力做好应对“大烤”的水利保障
加强监测预警,超前安排部署。早在7月11日省气象局宣布安徽省出梅时,省水利厅即针对梅雨量严重偏少、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夏旱的形势进行安排部署,强化蓄水保水和水源调度。8月2日,旱情刚露头,省水利厅立即发出通知,对抗旱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同时加密墒情人工监测频次。8月8日,向淮河以南地区发布干旱蓝色预警,同时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全面摸排水源保障情况,加强监测预警和工程调度。8月11日8时,省水利厅针对淮河以南各市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8月14日,向淮河以南地区发布干旱黄色预警。针对我省长江干流罕见低水位,每日滚动开展干流水位5天预报并向沿江各地通报。各级水旱灾害防御、水文部门和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加强值班值守,强化水源调度、监测分析预警、抗旱供水和工程运行巡查。
8月15日,省水利厅召开全厅系统干旱防御工作会议,传达学习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精神,分析研判当前旱情和发展趋势,进一步动员部署全厅力量投入干旱防御工作,全力做好水源保障。8月18日印发通知部署抗旱工作,印发《抗旱应急水源保障技术指导意见》,指导淮河以南各市增强抗旱水源应急保障能力。
强化分析研判,制定供水方案。省水利厅立足抗大旱抗长旱,按照8月底、9月底无有效降雨两种情况,组织对城市供水水源、农村供水水源、农业灌溉供水水源等三大类供水保障进行全面摸排,开展分析研判。对水源不足的地方,分阶段算好水账,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等原则合理进行水量分配,逐片域、逐工程分别制订应急供水保障方案,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保障农田灌溉水源。8月12日、14日,省水利厅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先后主持会商,进一步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研究抗旱水源保障重点工作。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省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针对三大灌区用水实际,滚动编制供水保障方案。
加强工程调度,力保供水需求。省水利厅坚持蓄引提调并举,为城乡供水、农业灌溉等做好水源保障。统筹淮河临淮岗工程安全运行,合理调度蚌埠闸、临淮岗控制工程,千方百计多蓄水。省驷马山引江工程乌江站4台机组满负荷运行,以80立方米每秒抽提长江水,已累计提引江水1.59亿立方米。省淠史杭灌区自7月1日以来,通过多种水源综合利用,保障930万亩在地水稻用水需求,其中六大水库放水9.67亿立方米、灌溉内调蓄水2.16亿立方米、提外水2.3亿立方米。同时,累计向合肥市、六安市等提供生活供水3.94亿立方米。省茨淮新河灌区上桥抽水站于8月5日上午11时第五次开机以来,持续以90立方米每秒抽提淮河水补充茨淮新河水源,保障灌区110万亩水稻用水。凤凰颈站6台机组开足马力以220立方米每秒流量抽提长江水,8月8日以来已抽提长江水0.8亿立方米,为巢湖、西河周边生活生产用水提供水源保障。
推动全面节水,提高用水效率。8月18日,省水利厅印发通知,部署加强节水调水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工作。各地积极响应,纷纷发布推送加强节约用水、保障供水安全倡议书,多措并举节约每一滴水。马鞍山市强化措施加强工业节水,建立和完善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指标体系,科学评测重点行业水效水平;积极开展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者遴选,引领工业节水;引入第三方资金和技术开展工业园区合同节水管理;组织重点企业参加省节能环保“四新”推介会,积极推进工业节水及废水循环利用技术改造升级,鼓励高耗水企业加强废污水深度处理和达标再利用,减少新水取用量,提高用水效率。 淮南市组织志愿者冒着盛夏烈日,开展节水宣传进社区活动,在人流密集区域摆放宣传展台、悬挂宣传条幅、发放节约用水宣传手册、赠送宣传纸杯、宣传手提袋等多种方式,对过往居民开展节水宣传,热心讲解家庭节水知识,带动更多人参与到节水护水的行动中来。旌德县各级联动加强用水管理,各镇做好水库、塘坝等蓄水保水工作,实行“一把锄头”放水制度,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县委宣传部加强网络舆情管控、引导,组织开展抗旱、节水、节电新闻宣传报道,县防指办、县农水局分别印发《致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节水倡议书》和《抗旱工作提示单》,发出互帮互助共同抗旱的倡议。
全面行动,力保供水安全、粮食安全
合肥市“四方引水”保供水。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是合肥市城市供水“大水缸”,今年8月份以来连续15天日供水量超200万立方米,日供水量记录多次刷新,其中8月11日单日供水量便达到了216.4万立方米。为保障合肥城市“用水无忧”,东向引水从驷马山灌区提水入肥东,6月15日—8月19日累计提引江水0.77亿立方米;南向引水通过凤凰颈排灌站以及裕溪闸实施“引江济巢”,7月8日起累计引水4.2亿立方米;西向引水通过淠史杭灌区向董铺、大房郢水库补水,今年以来累计补水6.46亿立方米;北向引水杨湾泵站、庄墓泵站提引瓦埠湖水0.43亿立方米。“四方引水”有力地保障了城乡供水水源。同时,优化水源配置,加强蓄水保水、节约用水。沿巢地区累计提引巢湖水3亿立方米,调度河道、水库、塘坝等内部蓄水4亿立方米,通过“蓄、引、提、调”,保障了农业灌溉538万亩。做好中水回用工作,全市电厂累计置换优质水源400余万立方米保障城市生活用水需求。印发《关于开展重点监控用水户取用水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联合有关部门重点检查列入国家、省、市重点监控的高耗水企业、单位,规范用水行为,落实定额管理。
宿州多措并举拧紧“节水阀”。宿州市加强用水大户的节水管理,严格控制公共供水管网漏损,加大城市非常规水源利用改造力度,多措并举强化城市节水工作。建立完善非居民用水企业(单位)的用水户档案,加强对用水大户巡查监管,推进对30家用水大户的节水型企业和单位达标建设。制定实施行业用水定额、计划用水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加强对148家非居民用水大户常态化监管,全面落实超计划(定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倒逼节水措施落地见效。市供水公司加快实施老旧及材质落后供水管网改造,已完成3800米,持续开展管网漏水探查及维修,建设完善智慧供水管控系统,加大供水管网漏点巡查和维修力度,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
六安市输水保民生、调水润良田。六安市农村供水工程超1.92万处,涉及494万人。市水利局把保障居民生活用水放在抗旱工作的首要位置,强化农村供水应急保障。7月以来,全市累计派出80余人次深入县区,全面督查农村供水工程水源保障、升级改造进度和维修养护等情况,排查处理供水风险隐患,对未来一周或更长一段时间存在水源紧张的供水工程,分类别、分区域制定饮用水水源保障措施。数日的高温晴热天气,使得东河口镇先生店水厂水源地上堰水库水位持续下降,金安区水利局立即组织队伍,经过4天昼夜奋战,完成3100米管网铺设、加压泵机组调试安装、泵房建设等工作,实施应急加压供水,保障了东河口镇5万多群众的饮水安全。六安市杭淠所灌区下辖淠杭干渠、双河分干渠、杭淠分干渠3条渠道,累计投入资金20余万元推进渠道清淤疏浚,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抗旱保灌,保障中晚稻关键期的灌溉用水。
滁州市多措并举抗旱保供水。一是提外水。5月以来,抓住外河水位较高的有利时间,全力开机提水,全市累计提水约5亿立方米,其中全椒、南谯、来安滁河沿线泵站全线开机,累计提水近0.9亿立方米,缓解当地抗旱压力和供水矛盾。二是放库水。细化大中型水库供水方案,优先保证人饮用水,对农业灌溉实施计划用水、合理配水、节约用水,全市大中小型水库及塘坝灌溉放水7.9亿立方米。三是引调水。协调省驷马山一级站开机,从长江引调江水约2.3亿立方米;协调省管窑河闸引淮河水入高塘湖,保障沿河沿湖泵站开机提外水灌塘入库。目前全市74处国营泵站开机日提外水水量约990万立方米。四是补用水。天长、全椒、南谯等地动用抗旱机械设备131台套,为用水困难地区提供抗旱用水。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齐心协力、顽强奋斗,坚决打赢抗旱保供水、保粮食安全硬仗,目前,城乡供水、农业灌溉形势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