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黄金果”的“节水密码”

时间:2025-10-16 来源:《中国水利报》

连日的阴雨过后,秋日的阳光洒满西岐大地。10月13日,记者随“行走江河看中国”采访团来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的石头河万亩猕猴桃节水灌溉产业园,探访“中国猕猴桃之乡”里面的“节水密码”。

“以前大水漫灌,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再加上秋季杂草生长,水积在地里排不出去,不仅会把猕猴桃的树根泡烂,还特别浪费水。现在改用喷灌,既省钱又省水。”横渠镇村民李胜利指着身后的猕猴桃园,喜上眉梢。

李胜利的切身感受,印证了石头河灌区从“浇地”到“浇作物”的根本转变。一根根黑色胶皮管沿猕猴桃树根部铺设,如同为每棵树装上“吸管”。需要灌溉时,只需打开阀门,水雾便从管上的小孔均匀喷出,精准滋润每一棵果树。

得益于石头河水库灌区推广的微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当地果农以更低的成本和劳动力投入,获得了比过去更丰厚的收成。石头河水库灌溉中心青化管理站站长蒙力浩提供了一组对比数据:过去大水漫灌时,一亩地需用水110立方米;改用低压管道配套喷灌后,每亩用水量降至60立方米左右。

近年来,石头河水库灌区通过大力推进节水控水工作,实现年均粮食产量达7.88万吨、园林水果产量59.33万吨,农业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走出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节水增效之路。“我们每年都会向果农推广技术。特别是今年持续高温干旱,灌溉中心为农户配套的节水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果农年龄偏大,节水灌溉技术让他们种植更轻松。”眉县猕猴桃专家李恺介绍。

技术推广离不开政策支持与周到服务。石头河水库灌区已将灌溉水权分配到2.1万户,全面推行分类计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累计发放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20余万元。改革后,亩均水费较改革前普遍降低21%,有效激发了农户节水积极性,在全灌区形成了全民节水的良好氛围。

“我们深知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如何用好、用精这宝贵的水资源,是我们的核心课题。目前,石头河水库青化站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已从0.43提升至0.5613。”石头河水库灌溉中心副主任罗小康介绍。

夕阳西下,猕猴桃在秋日余晖中仿佛一颗颗“黄金果”。在石头河水的滋养与节水技术的护航下,眉县猕猴桃产业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稳步迈进,为当地乡村振兴描绘出更加绚丽的图景。(记者 燕乃一)

责任编辑:许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