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 | 山东省宁津县农田全流程托管合同节水管理项目
时间:2025-11-13 来源:山东省水利厅

项目名称

山东省宁津县农田全流程托管合同节水管理项目

项目业主

宁津县津城街道12个村庄、保店镇8个村庄,涉及1.4万亩粮食作物产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采用地表水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每年每亩地用水约300立方米。原有种植管理多采用包产到户、一家一户分散作业的形式,不利于农业技术进步,灌溉用水效率低。

节水服务企业

宁津县瑞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宁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71422MA3MNQ5L2C。

案例内容

项目总体情况

2016年,宁津县率先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源节流并举、体制机制与工程建设并重,逐步探索出一条以水价改革保障工程运行、促进农业节水增效的路子。项目耗时三年时间,投资14.12亿元,完成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代化灌区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三大改革任务,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

2022年,津城街道12个村庄、保店镇8个村庄全权委托瑞宁公司对1.4万亩耕地开展土地集约化全流程托管(土地每年每亩流转费用为1100元),实现从耕种、灌溉、施肥、植保、收割到销售的全环节管理。

项目自2022年3月启动,合同期限20年,灌溉设施亩均投资1500元,总投资2100万元。

节水改造具体内容

改造水利基础设施,实现高效节水全覆盖。瑞宁公司利用银行贷款、政府专项债等资金1.1亿元,对水利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采购大型平移式喷灌机6台、卷盘式喷灌机50台,铺设地下输水管道32公里,建设服务中心1处,建设现代化灌区核心区1.4万亩,实现高效节水工程全覆盖,全部配套计量设施。核心区采用公司运营模式,实现喷灌、渗灌全覆盖以及按用水量精准计量。

bdupload/image/202511/1763015252954762418.png

现代化灌区核心区

加强制度建设,实现节约用水。推广国企运营模式,实现规模节水。瑞宁公司建设现代化灌区核心区1.4万亩,通过粮食种植、烘干存储、贸易等方式获取收入,为灌区投入灌溉设施和维护保养费用,实现高效节水全覆盖,相比于传统管灌方式,每亩地平均节水120立方米,年节水168万立方米。

实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精准奖补。改造前小麦管灌亩次用水55立方米,水价0.25元/立方米,水费13.75元;改革后,亩次用水40立方米,水价0.46元/立方米,水费18.4元,每亩次增加水费4.65元。通过精准奖补,每亩次获得节水奖励1.5元、用水补贴5.52元,每亩次水费较之前实际降低2.37元。

坚持多方面发力,夯实节水基础。加强灌溉节水与水权水市场建设,打通农业、工业等跨行业水权交易渠道,让节约的水变成钱,成为奖补资金的重要来源;推行“卷盘式喷灌机+灌溉服务”“喷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在节水的同时促进增产;部门协同发力,重点发展节水灌溉,配套计量设施,发改部门做好水价调整,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bdupload/image/202511/1763015268068455142.png

大型平移式喷灌机

bdupload/image/202511/1763015284103362476.png

卷盘式喷灌机

开展农业水权交易,提升节约用水能力。瑞宁公司通过建设工程、采购设备对项目区进行节水改造,实现1.4万亩耕地高效节水工程全覆盖,年稳定节水量达70万立方米。这部分水量由政府按照0.1元/立方米进行收储,由政府专门机构交易给宁津众兴水务有限公司,众兴公司通过管网供给工业、生活、服务业,以此实现跨行业水权交易,解决了城乡生活和工业发展用水量不足问题,促进了水权交易市场的稳定运行。

改造完成后,对比大水漫灌节省40%以上用水、45%用电、90%人工,每亩地每年至少节水120立方米,减少35公斤碳排放。

节水效益

本项目改造前,每亩年均用水量约280立方米,示范区1.4万亩共需水392万立方米。项目实施后,比实施前每亩每年可节水120立方米,1.4万亩每年可节水168万立方米。地表水水价每立方米0.175元,合同期内节水效益588万元。除此以外,节水服务企业通过水权交易,实现年收益7万元,一期交易10年,实现收益70万元。

商业模式

本项目引入节水服务企业投资建设,采用“水权交易+综合农事托管”服务模式,项目合同期20年。农民将自有耕地经营权委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形成集约化成方连片的土地,委托节水服务企业进行规模化集中运营。农户收益为土地流转费1100元/(亩·年),企业负责灌溉等水利设施投入,获得粮食作物利润约1850元/(亩·年),其中1500元用于回收投入成本及灌溉基础设施维修、养护,350元为每年的净利润。节水服务企业还通过水权交易获得二次收益。

投资额及融资渠道

本项目投资总额2100万元,全部为瑞宁公司投资。

案例亮点

农业节水效果显著。使用喷灌后,小麦、玉米全年亩均灌溉用水预计由280立方米下降到160立方米,减少120立方米,节水率40%以上。改造不仅有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能降低灌溉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改造前,农户只承担田间灌溉费用,县乡骨干渠道维护费用由县财政承担,每年支出约390万元。改造后,县乡骨干渠道维护费计入水费,每年支出水价补贴292万元、节水奖励70万元,县财政实际减少支出28万元,降低县财政支出压力。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了肥料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了肥料的总体使用量。这一转变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精准施肥进一步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减少了因过度施肥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的负面影响。

水权交易再次创造经济效益。瑞宁公司通过节水改造实现节水稳定增量,节约下来的水交易给政府,由专门机构与工业、服务业跨行业进行水权交易,既产生了经济效益,又促进了水权交易市场的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许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