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新建现代管网十大项目 着力提升节水改造水平
时间:2025-03-06 来源:山东省水利厅

2025年德州市开篇布局,精准发力,以现代水网建设为牵引,在水系连通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谋划“1234”十大项目,积极推进水资源节约改造工程建设,将节约集约用水理念贯穿始终,全方位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

新建一座大型水库。拟选址在陵城区东北部马颊河北岸,投资100亿元,设计库容1亿立方米,占地1.5万亩,存蓄马颊河、漳卫新河雨洪水和南水北调东线二期长江水,解决宁乐庆北部县市供水矛盾。水库建成后,将加大雨洪水集蓄能力,降低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从而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施潘庄、李家岸两大灌区现代化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潘庄、李家岸两大灌区现代化节水改造工程。近5年,已经实施的投资15.6亿元的项目,主要进行两大干渠治理。此次谋划的项目,主要是改造提升支渠工程。投资60亿元,衬砌干支渠道600公里,新建改建建筑物750座,建成数字孪生灌区,改善灌溉面积365万亩;在改造过程中,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如滴灌、喷灌等,精准控制用水量。借助数字孪生灌区的信息化优势,实时监测用水情况,根据农作物生长需求与土壤墒情,智能调控灌溉水量,提高灌溉用水的精准度与利用率,实现节水与增产的双赢。

扩挖马颊河、德惠新河、徒骇河三干流。投资140亿元,扩挖长度373公里,平均拓宽50米,增加蓄水2亿立方米。同时,将德惠新河向西延伸,开挖新河段,与马颊河在平原县境内交汇,实现三干流更大范围连通。在河道扩挖连通工程推进时,注重河岸生态防护与节水设施配套建设。通过河岸植被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水资源损耗。加强对水资源的动态监管,防止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保障水资源的高效调配与合理利用。

建设完善北部、中部、西部、南部4个片区水库供水渠(管)道。重点对输水渠道进行改造提升,不断优化供水方案,实现水资源的集约调配,推动德州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迈上新台阶。其中:北部涉及宁津、乐陵、庆云3个县市,实施李家岸干渠向北延伸工程,铺设渠(管)道6条,总长150公里,连通宁津水库、大柳水库等6座水库。中部涉及德城、陵城、平原、武城4个县区,铺设渠(管)道3条,总长90公里,连通丁东水库、大屯水库等4座水库。西部涉及夏津县,铺设渠(管)道2条,总长60公里,连通夏津水库、白马湖水库等3座水库。南部涉及禹城、临邑2个县市,重点对输水渠道进行改造提升,选用优质、防渗性能好的管材与施工工艺,降低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进一步提升干渠输水能力,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责任编辑:许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