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节水工作典型案例 | 全面落实“四水四定” 打造适水发展标杆
时间:2025-11-17 来源:山东省水利厅

全面落实“四水四定” 打造适水发展标杆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委会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依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设立的国家级功能区,自设立以来,始终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置于突出位置,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城市节水协同发展新路径,全力打造适水、绿色、低碳发展的区域标杆。

一是制度创新,构建全域节水体系。坚持规划引领,将“四水四定”原则全面融入起步区顶层规划。出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节水型城市专项规划》,印发起步区《集约节约用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规划和建设项目全过程节水管控暂行办法》《节约用水两年行动方案》《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基本建成覆盖全域、贯穿全程的节水政策框架,以刚性约束将节水内植于起步区发展基因。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全过程节水管控工作体系,将节水核心指标标准纳入行政审批全流程,纳入各部门及重点企业年度绩效考核,压实从部门到社会的全链条节水责任,构建“管委会主导、水务发改双牵头、第三方支撑、部门负责、属地落实、社会参与”的大节水格局。

二是科技赋能,打造智慧节水示范。农业节水增效,推进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15.83万亩,全面推广浅埋滴灌、地埋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节水增效提质。工业节水减排,建立全覆盖用水监测体系,新改扩建企业全部安装远传水表,自备井取水在线监控率达100%;实施产业准入与负面清单管理,严控高耗水项目入园,重点打造爱旭园区污水处理回用示范项目,再生水利用率趋近100%,达到近零排放标准。城镇节水降损,发挥新区优势,严格控制管网漏损率≤5%,全面普及水效2级以上的节水型器具,新改扩建项目一律执行先进用水定额标准,实现城镇用水高效集约。

三是循环利用,拓宽水源供给渠道。强化产城融合理念,让再生水作为“第二水源”融入道路规划、产业布局的每寸肌理。高标准建设独立完善的区域再生水运行系统,在新区建设中同步推进5座再生水厂建设,总规模30.5万吨/日,累计敷设再生水管网约144公里,形成集中处理、统筹输配、分散配置的再生水利用模式,崔寨、大桥组团实现道路再生水管网全覆盖。推动“应用尽用”,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按工业用水、城市杂用、环境用水次序分配。2025年上半年再生水利用率达69.19%,变“废水”为“活水”,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压力。探索运营管理机制,拟采用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模式,在崔寨片区再生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先行先试,激活再生水利用市场,促进再生水行业有序发展。

四是全民共建,厚植节水文明风尚。发挥宣传阵地作用,构建“展厅+活动+媒体”的立体宣传矩阵。依托起步区节水综合示范及科普教育实践基地、节水展厅,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节点,广泛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展览、专题讲座等宣传活动,累计吸引超6万人次参与。营造全社会节水风尚,持续推进节水宣传“五进”活动,积极运用新媒体宣传节水成效与典型,广泛普及节水知识,促进节水理念从“政府推动”向“社会自觉”转变。

责任编辑:许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