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节水工作典型案例 | 淄博市博山区建立节水“红黄蓝”机制
时间:2025-11-18 来源:山东省水利厅

淄博市博山区建立节水“红黄蓝”机制

淄博市博山区水资源管理与节约用水服务中心

近年来,淄博市博山区聚焦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围绕重点取用水单位建立“红黄蓝”工作机制,通过全周期“红色”预警、全过程“黄色”管控、全链条“蓝色”服务,精准发力、注重实效,全面提升节水监管服务水平。2024年,博山区用水总量4340万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26.66%、26.59%,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实行全周期“红色”预警,树立从严导向。聚焦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执行城镇非居民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对4家单位执行累进加价水费39万余元,用经济杠杆抑制不合理用水行为,同时与公共供水企业联动,对取用水单位下一周期用水情况加强监测预警,避免出现超定额(超计划)情形。立足“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深入宣传贯彻《节约用水条例》,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用水管理,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采用循环用水、废水处理回用等先进、适用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降低单位产品耗水量,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加强全过程“黄色”监管,提升用水质效。聚焦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取用水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取水许可户和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动态全覆盖。结合用水定额及近3年实际用水量等情况,对330余家用水单位下达年度用水计划606万立方米。通过远程计量设施在线监控,按月调度和通报各单位用水情况,对疑似超许可、超计划的用水单位纳入“黄色”问题台账,下发提醒函60余份,并督促落实水平衡测试、安装使用节水器具等措施,实现科学合理用水。

聚焦全链条“蓝色”赋能,提振节水产业。聚焦发展水泵等节水特色产业,2025年3月,博山区成立淄博市首家节水产业联盟,以泵类企业为主体,吸收67家成员单位,其中已有博科真空科技、玉鑫环保科技、博山水泵、龙泉管业、博晨供水设备等5家企业入选山东省节水产业重点企业名录。在工业节水减排等领域大力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指导山东玉鑫环保科技与山东东佳集团围绕钛白粉酸性废水综合回收利用,运作实施二期合同节水管理项目,项目累计投资额8000万元,建成后年可回收纯水200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责任编辑:许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