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解渴”化工园区 开辟工业节水新路径
肥城市水资源保护中心
肥城市是新型工业化标杆县、综合经济实力工业百强县,也是典型的严重缺水型城市。近年来,面对工业用水需求攀升、化工产业园水源配置压力加大的形势,肥城市加大再生水项目建设及配置利用力度,探索出一条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的特色路径。目前,全市每年可置换新鲜水1100万立方米,园区再生水配置比例达9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有效保障了重大产业项目运行,工业节水空间全面打开。
实施统筹管控,构建再生水管理体系。聚焦推进化工产业园再生水利用,印发《关于肥城化工产业园调整工业用水配置的通知》,成立工作专班,专题协调水源置换、管网铺设等问题,保障工作落地。园区再生水配置期间,累计发布配置调整进度周报14期,构建起“市级统筹、镇级落实、园区执行”的推进机制。编制《肥城化工产业园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中优先配置再生水,倒逼企业转变用水模式,目前已完成12家单位水源置换。
夯实生产能力,强化再生水供给支撑。投资2.6亿元,建成日供6万吨高品质再生水的康润再生水厂,收集肥城市三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完的尾水,再通过“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工艺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处理后水质完全能满足化工园区和电厂的工业生产要求。今年以来,全市污水处理量902.4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546.9万立方米。企业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教学科研实践育人基地,联合新加坡三益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研发中心,攻关3E-NF系列纳滤膜技术,破解工业废水处理难题。推动8项节水技术研发,7项获实用新型专利,为水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推动精准配置,完善再生水供应网络。推行 “分质供水”,带动园区企业实施节水改造。以康润再生水厂为核心,规划建设再生水管网系统,累计铺设再生水管网17.08公里,打通再生水利用“最后一公里”,基本实现园区工业企业全覆盖,形成“核心发散,多点受水”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放射性布局。安装计量监测设施19台套,建设计量网络平台,为水资源调配提供数据支撑。
加强示范宣传,拓展再生水应用领域。再生水除供应园区外,还为山东石横热电有限公司供水,年可为企业节省水费40万元。统筹污水处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协同共治,2024年全市再生水用于生态补水637万立方米、市政杂用63万立方米,形成“污水净化—生态修复—再生利用”的良性循环。康润水务投资150余万元,建成300平方米省级节水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实景展示和互动体验,加强再生水利用宣传。公司凭借在再生水利用与节水领域的突出表现,获评省级节水标杆单位,并入选全省第一批节水产业重点企业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