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印发2025年全省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要点的通知
鲁水节函字〔2025〕3号
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属各单位,各市水利(水务)局:
为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节约用水工作会议、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和“改革攻坚年”动员大会精神,扎实做好全省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我厅制定了《2025年全省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相关工作。
山东省水利厅
2025年3月12日
2025年全省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要点
2025年全省节约用水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全国节约用水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部署,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体系为主线,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改革,全面提升节水工作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圆满完成“十四五”各项节水目标任务,为推动山东水利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加强节水制度顶层设计
1.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体系。开展节水制度政策体系建设专项行动,联合多部门、各层面力量,协同推动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的制度政策体系。制定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全方位加强节约用水工作的意见,修订《山东省节约用水条例》,制定《山东省黄河流域强制性用水定额实施办法》,鼓励各市结合实际制定节水政策措施,推动建立上下贯通、衔接协调、配套完善的节水制度政策体系。
2.完善节水规划体系。加强节水工作总体谋划,组织编制全省“十五五”节约用水规划,指导各市、县(市、区)编制本行政区域节水规划。印发全省节水产业发展规划,完成全省再生水配置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各级编制再生水或非常规水配置利用规划。
二、完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
3.完善全社会节水行动机制。发挥省节水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立完善部门沟通对接、定期会商和工作督导评价机制,推动节水工作整体布局、系统谋划、协同推进、高效落实,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信息共享。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按规定开展各类节水载体建设。协同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推动纳入重点监控名录的用水单位定期开展节水诊断或水平衡测试,鼓励园区和重点用水企业设立水务经理。支持聊城市开展高质量建设节水型社会先行先试,支持宁津县、肥城市打造全域节水典范。
4.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面落实《节约用水条例》法定任务。争取召开贯彻节水优先方针加快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会。组织召开省节水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印发年度深度节水控水重点任务清单,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深入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重点领域节水。持续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器具普及更新,协同推进高校节水工作。加强重点监控用水单位节水监督,继续探索开展用水审计。2025年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20年下降16%、10%以上,全面完成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节水行动等确定的“十四五”各项节水任务目标。
三、建立完善节水监督管理体系
5.扎实开展水预算管理试点。建立水预算管理技术指导工作机制,指导德州市积极探索推进水预算管理国家试点,统筹做好6个省级试点工作。积极争取支持,协同推进水预算管理用水计量设施、适应性节水改造工程等建设。开展水预算管理制度研究,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做法向面上推广。
6.严格落实节水控制目标。督促各市、县(市、区)严格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加强监督考核。梳理分析全省“十四五”用水效率控制目标执行情况,开展“十五五”控制目标制定工作。
7.规范开展节水评价。进一步规范节水评价工作,督促指导各级认真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相关要求,加强节水评价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严格审核把关,坚决叫停节水评价不通过项目。
四、强化用水定额管理体系
8.完善用水定额标准体系。组织开展省级用水定额地方标准复审,修订部分行业用水定额,建立用水定额动态调整和实施评估机制。
9.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做好黄河流域强制性用水定额发布后的宣贯、实施工作,开展重点行业用水定额贯标行动,对达不到强制性用水定额要求的用水单位,依法依规落实相关措施。
10.协同落实水资源税减征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扎实做好工业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纳税人认定工作,及时公布享受水资源税减征政策纳税人名单。
五、加快建立节水产业体系
11.完善节水产业支持政策。贯彻落实省八部门《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实施意见》,鼓励各地制定具体政策措施。配合有关部门落实重点领域用水设备更新和用水产品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等政策,落实水效标识制度,鼓励开展节水产品认证。深入推广“节水贷”融资服务,研究推动“节水贷”贴息。鼓励制定节水产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配合开展水价、水权、水资源税改革,增强节水产业发展动能,全省节水产业规模达到700亿元以上。
12.推动节水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济南、青岛两市和沿黄、滨海地区加快打造产业链完整、具有竞争优势的节水产业集群,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节水特色产业园区、联盟,加快形成“双核两翼、多点支撑”节水产业发展格局。培育节水产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遴选发布第二批全省节水产业重点企业名录,发挥领军企业头雁效应,打造山东节水名优品牌和标志性产品。
13.实施技术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省级节水技术创新中心,鼓励各地建设市级节水技术创新中心,协同推进各行业领域先进高效节水技术装备和关键共性技术集中攻关,遴选和推广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动节水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发挥省节水协会作用,推动建立全省节水产业联盟,搭建节水行业交流合作平台,组织举办节水技术装备展、节水创新大赛等活动。
六、完善合同节水管理体系
14.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创新发展。结合再生水利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权交易,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全面推广合同节水管理,丰富拓展应用场景,创新“合同节水+”模式。在淄博、烟台、德州等市推行全域合同节水管理,探索实施市域、县域、灌区等系统性节水改造。
15.建立合同节水管理辅导机制。坚持典型场景和典型案例引路,加强合同节水管理服务指导。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化节水服务领军企业,促进节水服务企业融合发展,提升合同节水管理集成服务能力。强化供需双方信息对接,完善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台账,全年推动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40项以上,年内每个市至少完成3项。
七、构建非常规水利用配置体系
16.夯实非常规水第二水源战略基础。将非常规水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推动将非常规水利用重点工程项目纳入各级水网工程体系。认真落实省八部门《关于加强再生水配置利用工作的意见》,推动落实化工园区再生水配置比例不低于35%的要求。开展全省非常规水利用课题研究,分类开展非常规水源分布、储量、可利用量等现状及需求调查。研究制定《再生水利用技术指南》等技术规范标准。全年非常规水利用量达到18亿立方米以上。
17.推进典型地区再生水配置体系建设。指导4个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国家试点完成试点工作任务,配合开展总结评估,协同推进国家重点城市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和5个再生水利用配置省级试点,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引领全省再生水配置体系建设。
18.完善非常规水开发利用设施。谋划一批非常规水开发利用工程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对纳入省级以上水利资金支持范围的项目,加强项目实施过程及绩效管理。按照国家部署,积极推进沿海工业园区海水淡化替代行动、黄河流域矿井水开发利用行动。
八、推进节水数字化建设
19.协同推进节水信息化平台建设。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推进节水数据库、节水公共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搭建节水社会服务平台,助力节水科学决策,提升节水社会服务能力。
20.提升全省节水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应用全省节约用水信息系统,结合厅“智水齐鲁”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完善非常规水、节水产业、合同节水等应用模块,提升节水业务数据集成与数字化水平。鼓励各市加强水预算管理、非常规水利用等信息化建设。加强工业用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工作,夯实节水数字化管理基础。
21.加强节水统计调查。按照水利部部署,组织开展节水统计调查。配合水利部做好年度《中国节约用水报告》编制工作,编制全省节水管理年报。
九、构建节水宣教新格局
22.深入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健全节水宣教协调联动机制,凝聚合力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加大节水制度政策体系和节水重大行动的宣传力度。深入学习宣传《节约用水条例》,宣传推广《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增强全民惜水爱水护水意识。
23.强化重要节点节水宣传。加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节水主阵地宣传,精心办好“节水中国行”山东分会场和第三届“山东省节水宣传月”活动。积极组织参加水利部“节水中国,你我同行”主题宣传、第四届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节水公益歌曲创作宣唱活动。发动各级广泛开展节水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
24.打造山东节水宣教品牌。继续开展“县委书记谈节水”“水利局长谈节水”活动,启动“企业谈节水”“专家谈节水”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节水主题公益广告片征集评选活动,征集汇编全省节水典型案例集萃,评选节水型社会建设创新案例,组织参加“中国节水奖”评选活动。鼓励各地建设节水科普场馆、云展馆,拓宽线上线下节水宣传载体,普及节水知识,传播节水理念,讲好节水故事,打响“山东节水在行动”品牌。
十、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25.深化政治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将节水优先方针全面落实到节水工作之中。加强与节水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县水利部门、节水试点单位、节水重点企业联创共建,凝聚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合力。扛牢“走在前、开新局”的使命担当,压实责任链条,提升工作质效,每项节水工作体系化推进、闭环性落实,确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全省节水领域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
26.锤炼过硬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各项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围绕节水重点任务,深入调查研究,砥砺改革创新,加强经验总结。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发现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加强节水干部教育培训,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动节水工作高质量发展。
27.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纪律教育机制,综合发挥纪律的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强化节水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加强节水资金和项目管理,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监督管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