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
立春时节的明湖 资料图片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一聊起节气的话题,总让人想起这首通俗易懂的节气歌。
节气歌的前四句记载的是一年的寒来暑往和气温升降、降水丰寡变化,后四句说的就是上半年的节气多集中于每月的六日和二十一日附近,下半年则多集中于八日和二十三日前后,节气在公历中的时间相对固定,最多相差不超过一两天。看似平常的二十四节气称谓,其实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它准确地反映了古人对时间、自然的细腻感悟,至今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与我国古代西汉时期著作《淮南子》密切相关,该书第三卷《天文训》第一次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完整、科学的记载。
一
说起《淮南子》,不能不提到组织门客撰写该书的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
刘安(公元前179年—前122年),西汉时期文学家、思想家,汉高祖刘邦之孙。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被封为淮南国国王,淮南国所在地区相当于今安徽淮河以南,巢湖、肥西以北,凤阳、滁州以西,河南唐河以东的一片狭长地域。
刘安除了潜心治国安邦外,还非常尚文重才。当时曾有天下贤达饱学之士3000多人,先后投奔刘安的门下,齐聚淮南国国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探讨天下兴亡,研究学术方技,共同著书立说。随之而来,一大批文学、哲学、自然科学著作应运而生,并流传后世。据《汉书·艺文志》等记载,主要有《淮南子》《淮南内》《淮南外》《淮南王赋》等。其中,最为卓绝的是《淮南子》一书,这部著作集众家之说而归之于道,是我国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学术巨著。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原书中有内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如今存世的只有内篇。全书集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儒家的仁政学说、法家的进步历史观、阴阳家的阴阳变化理论以及兵家的战略战术等各家思想精华为一体。
纵观全书,虽然不是自然科学著作,但其中涉猎的天文、物理、化学等诸方面的科技成果,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最高科技成就,也为今天人们深入研究自然现象和科学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可靠依据。
二
二十四节气的创立,经过了漫长的岁月。
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产生对季节、时令变化的观念时间久远。虽然早期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天下动乱,科研条件以及认识水平有限,到了先秦时期二十四节气的体系仍未确立,出现的名称也没有统一。
直到西汉时期,天下安定,经济恢复,文化繁荣,学术发展。在这样的政治、经济、科研条件之下,二十四节气的研究才得以继续进行。淮南王刘安带领门客在继承前人科学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潜心研究天文、地理和四季转换的规律,最终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并将其写入《淮南子·天文训》,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如何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刘安带领门客按北斗星运行方向,以斗柄所指确定四季的标准进行了划分,当然也符合太阳的运行规律。
在公元前139年成书的《淮南子》中,对二十四节气的排列次序与现在使用的完全一样,其所具有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充分说明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的超群智慧。
三
二十四节气具有极大的实用性,它参与建构了中国人的时间生活。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二十四节气反映出一年中季节与气候规律性的变化,而且每个节气又都固定在一定的日期,因此,不但使用方便,而且成为指导农时的重要指标,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在淮河沿岸地区有些流行的农事谚语,比如,在春种上有“过了惊蛰节,耕地不停歇”“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谷雨播早秧,节气正相当”;在夏种上有“春种争日,夏种争时”“大暑前,小暑后,两暑之间种绿豆”;而在秋种上有“白露早,霜降迟,秋分寒露正当时”“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等,都充分诠释了节气对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规定性,遵循节气安排生产是千百年来不违农时的生动体现。
在指导生活方面,经过长期发展,围绕着二十四个节气形成许多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生活习惯,塑造了人们在特定时间节点上的生活方式与生活选择。比如,“冬至饺子夏至面”“雨水多养脾, 当心倒春寒”“夏至未到莫道热,冬至未到莫道寒”等。
在繁荣文化方面,围绕着各个节气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民俗活动更是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极大地充实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比如,淮河流域由于有南稻北麦之分,每年立春前后,一些地方举行开耕试牛活动,把牛和犁披上红布,鸣放鞭炮,农户牵牛到田里转两圈,庆贺开耕。各地民俗活动虽有区别,但目的均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留给我们的智慧财富,其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不仅来自于人们自古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更是来自后人的传承与完善。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对中华民族创造力与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可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