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监督管理  >  正文

甘肃张掖市多措并举探索全国水预算管理新路径

时间:2025-08-08 来源:甘肃省水利厅

自2024年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预算管理试点以来,甘肃省张掖市积极构建支撑水预算管理的制度政策、技术标准、水利工程、组织保障体系,以系统性改革破解水资源刚性约束难题,探索干旱地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新路径。

全口径预算,管住每一滴水。创新构建“市—县(区)—乡镇(灌区)—用水户”四级水预算管理体系,将触角延伸至最末梢。全市23.38万户农业用水户、143家自备水源工业企业及公共供水管网用水户悉数被纳入预算管理,以用水权为刚性约束,实现水预算管理对象“全口径”、层级“无盲区”。

灵活性配置,激活市场动能。动态精准调控,结合主要产品用水定额,科学核定各行业预算基准额度,优化用水结构,设定生活、农业、工业用水占比上限及生态用水占比下限,以水定产,推动产业升级。健全完善水权交易机制,全市设立21个水权交易中心,完成水权交易2248宗,盘活水量5803.06万立方米,水资源市场化配置迈出关键一步。

智慧化赋能,制度刚性护航。着力打造“1+6+N”智慧水务体系,将水预算管理“告知—复核—下达—执行—调整—决算”全流程搬上云端,实现供用水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出台《张掖市水预算管理办法》等核心制度,配套制定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15项节水制度政策,构建上下衔接、系统集成、科学规范、务实管用的水预算管理制度政策体系。

全过程监督,成效落地有声。将水预算执行情况纳入市、县(区)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年度市、县(区)水预算草案及执行决算经市、县(区)人大常委会会议或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全市农业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30.0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51.35%。连续25年累计向下游调水285.83亿立方米,实现了东居延海连续21年不干涸,水域面积长年保持在35平方公里左右。

责任编辑:许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