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市:节水引领绿色校园建设 水效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积极推进高校节水改造提升工程,截至9月,已超额完成《绍兴市2025年重点用水领域水效提升计划》年度目标任务。高校作为重要的公共机构,既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理念传播的主要阵地,在全社会节水工作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绍兴市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高度重视高校节水工作,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高校节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机制 三方协同见实效
绍兴市构建“高校主体、企业实施、政府服务”的三方协同机制,以合同节水为核心实施路径,引入市场化专业服务,将节水项目的投资、建设、运维与管理全面整合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有效推动高校节水工作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系统推进节水改造项目,利用暑期集中完成258间卫生间整体改造和7台泵机更新等重点工程,更新改造后漏损率低于2%;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签订5年节水服务协议,年节水量达8万吨。
技术改造 挖掘存量设施潜力
绍兴市着力提升校园节水基础能力,开展精细化节水诊断,精准识别高耗水环节,系统推进智能远传水表安装、管网探漏与改造、智慧节水管理平台建设、节水型器具更换等多项工作。绍兴文理学院等多所高校积极应用科技手段加强水资源管理,建成校园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推动节水工作从传统治理转向智慧管控;通过集成管网信息、水质监测、巡检运维及泵房智控等功能,实现水资源“数字化”至“智慧化”管理;依托数据分析和分区计量,可及时预警异常情况并快速处理漏损,有效减少浪费。
此外,各高校广泛开展节水科普讲座,向学生传播节水知识、弘扬节水文化,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组织主题宣传、支部共建、志愿服务和节水倡议等活动,鼓励师生亲身参与河湖保护实践,将节水意识融入课堂与校园生活各个环节,营造全员参与节水的校园新风尚。
目前,绍兴市已成功建成8所省级节水型高校。通过水效提升计划,各高校持续推进节水改造,全面提升用水效率。下一步,绍兴市水利局将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指导与服务,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环节,加快补齐短板,推动全市高校实现节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