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节水型社会建设  >  正文

节水产业赋能湾区绿色未来

时间:2025-10-15 来源:《中国水利报》

深秋的广州依然绿意盎然。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人声鼎沸,一场关乎粤港澳大湾区水的产业变革正在悄然涌动。

聚焦“新理念引领、新实践破题、新产业蓄势、新示范赋能、新积淀聚力”,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如火如荼。通过主题报告、专题报告、成果推介等形式多样的内容展示,大会分享先进节水经验与方法,达成产业发展共识,打造节水技术展示“窗口”,构建了跨领域、多层次的“智慧对话场”。

穿梭于会场展馆之间,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联盟的成立,沉浸于节水科技的体验之中,更切实感受着湾区“因水之名”凝聚的合力与智慧。

协同:节水的“湾区合力”

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联盟的成立,是本次大会最引人关注的成果。

联盟成员不仅包括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还吸引了江西、云南、福建、广西、贵州、湖南等珠江流域省份的有关单位加入,形成了广泛的节水“朋友圈”。

bdupload/image/202510/1760508011379981638.jpg

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省水利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水务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及水务局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节水倡议书》,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和“四水四定”原则,提出了共建节水体系、共创节水生态、共攻节水技术、共推节水机制四大方向,致力于打造节水产业高地,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保障。

“澳门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作为监管供水的单位,我们会推动自来水公司跟大湾区的有关产业充分合作。通过搭建的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及水务局局长黄穗文表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水务署作为节水联盟的指导单位,以及副理事单位,将会竭尽全力发挥香港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向国际展示我们国家智慧水务与节水科技的实力,为国家建设成为节水型社会提供大湾区方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水务署相关发言人说。

…………

众多成员单位代表也纷纷表示,将立足自身职能与优势,推动联盟发展壮大,为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联盟的成立,不仅整合了“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更构建了一个节水产业创新发展的区域合作共同体,从战略层面推动了大湾区节水产业的发展。据了解,联盟将探索建立“湾区节水认证体系”,此前,粤港澳大湾区水效标识团体标准编制工作也已启动,这是推动三地标准协同的创新之举,有助于规范市场、促进技术升级。

粤港澳大湾区的节水合作,正成为“一国两制”框架下区域协同治理的生动实践。

现场:科技让节水“看得见”

针对漏损探漏问题研发的机器狗,只需动动手柄,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前置高清摄像头和配备的听漏仪就能够让漏点“无处可逃”;

bdupload/image/202510/1760508020633467117.jpg

工作人员演示机器狗

针对煤化工废水开发的EBA(电子控制制动辅助系统)多级生化耦合处理技术,可以实现煤化工废水的高效处理,出水可以达到准Ⅳ类水标准;

针对用水计量研发的电磁水表,具有超低的始动流速,可以达到3毫米每秒以内,真正实现了滴水计量;

…………

走进同期举办的节水产业高新技术设备博览会,仿佛进入了一个“节水黑科技”的天地。

从微灌设备、智能水表等“硬科技”产品,到水资源管理平台、数字孪生系统等“软服务”解决方案,纷纷亮相。

bdupload/image/202510/1760508028464814056.jpg

展会上的高新节水设备吸引参会人员

在一个展台前,液动止回蝶阀、电动蝶阀、偏心半球阀等阀门依次摆列,展牌上详细介绍着具体功能和应用场景,展现着阀门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细化,成为节水增效的硬件支撑。

不远处,远大阀门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台围满了人。集团相关人员介绍,多年来,公司研发中心相继开发出200多个系列4000多个规格的阀门产品,为多个地区提升用水效率、保障用水安全提供了帮助。

“我们希望通过展会打造一个节水产业创新成果的‘展示窗’,通过云观展、节水产品宣介路演、行业分享等活动,推动技术、资本、市场精准对接,为产业升级注入源头活水。”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粤海水务相关负责人介绍。

高新技术设备博览会、产品宣介、行业分享、线上直播分享等活动,为节水技术与市场搭建了精准对接的桥梁,进一步扩大了技术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样本:丰水地区的节水智慧

作为丰水地区的粤港澳大湾区,为何要如此大张旗鼓地推进节水工作?广东给出了答案:全省以占全国6.6%的用水量,保障了占全国近10%的人口用水,支撑了约占全国11%的经济总量。

珠江流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海南自由贸易港、北部湾城市群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腹地。然而由于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远超水资源承载能力,工业化进程中大量污水排放导致水体污染,加剧了部分区域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等问题。

作为流域管理机构,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加强珠江流域工业用水定额全过程管理,发挥用水定额刚性约束作用,以工业用水定额严格管理推动工业用水效率持续提升。

广东省水利厅把节水摆在优先位置,加快建设安全韧性的广东现代水网,着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创新,近年已成功举办两届全国节水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促成合作项目签约超百亿元规模,节水产业产值近900亿元。

与此同时,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创新发展,该区域早在六年前印发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要求,为大湾区节水产业迭代更新指明了发展方向。

2024年,珠江流域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22%、3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39,非常规水利用量增加3.5倍,珠江委及沿线各省区交出了丰水地区节水增效促发展的良好答卷,为丰水地区推进节水工作提供了珠江样板。

未来:节水产业的新高地

大会的背后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巨大市场。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到2027年,节水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元,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节水产业作为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有强劲发展动能和广阔市场前景。”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蒋牧宸说。

在“节水主题发言”环节,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一级巡视员李烽在现场进行全国节水产业政策宣讲,珠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易越涛作珠江流域节水主题发言并发布珠江流域节水经典案例;在“专家报告”环节,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唐洪武,中国节水大使、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严振瑞分别进行了主题分享。

粤海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勇表示,以此次大会召开、联盟组建为良好契机和平台,粤海集团愿与各方同仁一道,进一步整合“政产学研用”优质资源与领先智慧,通过积极联动港澳国际窗口与珠三角产业腹地,布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务为保障的节水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体系。

珠江委主任吴小龙表示,珠江委将指导联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节水产业“立足大湾区、辐射全流域、服务全中国、走向全世界”。

走出展馆,夜色中的广州塔华灯闪耀。珠江两岸,93家联盟成员单位正携手共进,编织一张无形的智慧水网,为珠江沿岸城市发展注入生命源泉。(记者 张壮)

责任编辑:许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