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节水型社会建设  >  正文

广西柳州市入选全国水预算管理试点

时间:2024-07-31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7月26日,水利部印发《关于公布水预算管理试点地区的通知》(办节约〔2024〕219号),确定在全国范围内10个地区开展水预算管理试点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作为市域试点成功入选。

水预算管理试点工作是国家2024年部署的一项关于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举措,旨在借鉴预算管理收支平衡理念,遵循市场规律,通过科学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平衡收支” 打造南方丰水地区试点典型

柳州市水资源禀赋优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89.5亿立方米,2023年人均水资源量为2514立方米,是典型的南方丰水地区。柳州市以打造全流程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为特色,创新落实高效水资源配置。本次试点工作重点探索行业水预算管理和用水单位预算管理,主要范围为市辖区,涉及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柳江区等五城区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用水单位和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单位共计1068户。本次试点将综合考虑年度水资源调配计划和主要产品用水定额,坚持量入为出,基于原有计划用水管理制度,按照“一年一预算、一年一审核、一年一评价”原则,探索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将水预算指标分解到最基层用水单位。

“以水定产” 打造广西工业城市用水典范

柳州市是广西重要的工业基地,以汽车、钢铁、机械为龙头产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广西的四分之一,传统制造业在广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柳州市坚持“四水四定”原则,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应用先进技术,加快工业产业转型,持续推进工业节水增效,尤其是工业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成效显著,规模以上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2023年,柳州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为49.81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0.19立方米,用水效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长期在广西保持最低值。随着城市和产业的发展,供需矛盾日益成为突出问题,鱼峰区2023年用水总量占用水指标的99.89%,水资源承载能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存在“新上投资项目用水需求不断增长”与“用水控制指标余额不足”的矛盾。柳州市将通过2~3年的水预算管理试点实践,结合工业城市特点,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贯彻落实到“取供用排”各个环节中,推行新上投资项目用水指标由辖区节余用水的市场化交易获得,“以水定产”探索工业城市的用水精细化管理和高效配置模式。以柳钢集团为代表的一批用水大户率先实施双控行动,通过水预算管理试点,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经济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先立后破” 打造用水管理减负增效典型

广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自“十三五”以来,柳州市是广西唯一连续八年获评优秀等次的地级市。试点工作将重点处理好与现行制度的衔接关系,包括水量分配和调度、取水许可管理、用水定额管理、计划用水管理、水权交易等制度,按照“先立后破”、积极稳妥的原则,打造“取供用排+水生态保护”的全流程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明确开展科学设置预算基准额度、加强用水结构配置、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开展节余额度市场交易、加强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应用、推进水预算制度建设等六方面重点任务,细化组织实施、落实组织保障等方面内容,解决原有制度流程较多、信息化程度较低与管理成本不足的矛盾,探索用水管理“一网通办”,推动业务工作减负与增效双向发力。


责任编辑:王盛楠